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承压:规模萎缩与资产质量恶化
2024年,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表现正遭遇显著挑战。根据该行半年报数据显示,信用卡在册卡量、交易金额以及资产质量均出现大幅下滑,而催收争议不断升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业务模式和管理能力的担忧。 业务规模萎缩:信用卡市场“退回六年前” 共工新闻财经局关注到,截至2024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境内信用卡在册卡量为6488.83万张,较2023年底减少643.59万张,降幅达9.02%;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减少967.15万张,同比下滑12.97%。这一规模不仅未能延续增长态势,甚至已回退至2018年的水平,当时交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刚突破7155万张。 与此同时,交易金额的下滑同样显著。上半年,交行信用卡累计消费额约1.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3万亿元减少13.72%,完成2023年全年交易额的44%。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场景的萎缩及用户粘性的下降,也侧面印证了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加剧。 资产质量恶化:不良率升至六年新高 信用卡资产质量的恶化进一步拖累了交行的整体表现。截至2024年上半年,交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1.92%升至2.32%,创下近六年来新高。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5.37亿元,较年初增长22.93%。 此外,信用卡关注类贷款率由年初的3.81%增至4.38%,逾期贷款率从5.73%升至6.35%,表明潜在风险敞口持续扩大。信用卡贷款的高关注率和高逾期率意味着,交行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坏账压力,从而进一步影响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催收争议频发:投诉量居高不下 业务萎缩与资产质量下滑的双重压力下,交行信用卡加大了对催收业务的外包力度。然而,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大量争议。根据澎湃新闻暗访报道,交行信用卡的部分催收外包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明显违规行为,例如使用私人电话卡骚扰欠款人及其亲属、实施恐吓和侮辱性语言等。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交通银行信用卡的相关投诉量已达11917条,主要涉及暴力催收、侵犯隐私和诱导分期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也对交行的品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权益缩水与业务调整:节流止损的艰难抉择 在信用卡业务承压的背景下,交通银行已采取多项节流措施以降低成本。例如,信用卡用户发现,交行减少了诸多消费权益:沃尔玛商户普通信用卡的买单折扣从9.85折调整至9.9折,“银联惠购”业务停止提供超级权益VIP月卡和季卡购买服务等。 此外,交行还进一步优化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截至2024年10月,交行信用卡中心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多达234家,涵盖催收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显示出其对业务外包的高度依赖。然而,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缓解了运营压力,却可能导致管理失控风险的增加。 行业竞争加剧:交行面临转型压力 信用卡业务曾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金融生态的多元化也对传统信用卡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亟需加速转型,通过创新产品和优化服务重新吸引用户,摆脱业务规模萎缩与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困境。 业内人士告诉共工新闻财经局,从短期来看,交行需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控,规范催收行为,以重建用户信任。从长期来看,探索数字化转型、打造更多消费场景并提升用户体验,或许是其信用卡业务突围的关键。 2024年12月27日,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对《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承压:规模萎缩与资产质量恶化》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出品|共工财经局 记者|刘远见 责任编辑:李雪婷 |
上一篇:川酒集团财务困境凸显 | 高负债、低盈利与扩张战略的矛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