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寻“甘泉”
茫茫戈壁,沙石連綿,天地在遠處連成一片渾黃。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新疆木壘100萬千瓦科技實驗創新風場風電專案三標段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而專案生產副經理葉鐧祿的眉間,卻悄悄鎖住了一縷愁雲——生活用水,這個最基礎的保障,成了眼下最棘手的難題。
專案深居戈壁腹地,距離最近的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足足六十公里。若所有生活用水都從縣城運輸,不僅路途顛簸、耗時漫長,燃油還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長遠來看,根本難以維持。
“葉哥,水只剩五天的量了。”綜合辦的小武語氣焦急。葉鐧祿望的目光掠過一望無邊的礫石灘,最終停駐在極遠處,一縷炊煙正緩緩升起。“那兒是?”他低聲問。“是哈薩克族牧民的家,他們在這兒生活幾十年了,很少與外人來往。”專案初期常去現場踏勘的測量班小劉答道。
第二天天微亮,葉鐧祿踩著還未散盡的涼意,輕輕敲開了哈薩克族牧民的木門。開門的是一位中年人,有著黝黑的臉龐,眼神謹慎而沉默。經過艱難的溝通,得知了主人叫托列吾·哈布力,他也明白了我們的來意,卻還是搖了搖頭:“井水只夠自己人喝,還有羊,還有駱駝。”
第一次拜訪,就這樣無功而返。“葉哥,還是從城裏運水吧?貴是貴,但保險啊。”有人提議。但葉鐧祿沒有點頭。他望著那片蒼茫天地,語氣堅定:“一次不行就再多去幾次。”
從那之後,葉鐧祿閒暇時幾乎每天都去托列吾·哈布力家坐坐。語言不通,他就連比劃帶猜,文化不同,他就耐心聽、虛心問。有時,他也指著遠處正在建設的風機跟托列吾·哈布力講建成後的好處,有時就安靜地看他們一家給駱駝修剪毛髮。戈壁的黃昏來得遲,夕陽把葉鐧祿的影子拉得很長。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當葉鐧祿再次推開托列吾·哈布力家的木門,發現他們一家已經提前燒好了奶茶,烤了幾個新饢等著葉鐧祿的到來。“多斯(朋友)。”托列吾·哈布力慢慢說道。從那天起,他們一家總會笑著招呼這個來自東北的漢子。一壺奶茶,一塊饢,不再只是食物,而是心與心之間無聲的對話。
一天傍晚,葉鐧祿路過托列吾·哈布力家,托列吾·哈布力忽然拉住了他,示意跟著他走。他帶葉鐧祿走到一口井邊,汲起一桶水,水質清冽,在夕陽下閃著細碎的光。“可以,分水,給你們。”他一字一頓地說出口,臉上是樸實而溫暖的笑容。就這樣,一項溫暖的合作悄然落定:專案部有償使用井水,托列吾·哈布力一家有了一份穩定收入。
從此,每當葉鐧祿帶著同事去拜訪托列吾·哈布力一家,他總會遞上剛出爐的饢,甚至拿出自家宰殺的羊肉硬塞給大家。茶餘飯後,他常常拉大家坐下,講述家裏的故事。在這片遼闊而寂靜的土地上,語言早已不是障礙,真誠成了最通用的語言。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上一篇:從“悶葫蘆”到“好搭檔”
下一篇:登“風”造“基”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