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東煙台,天氣還不算太熱,傍晚時分,太華路又熱鬧起來。

  南端的祥雲小區門口,道路兩側擺滿了燒烤、水果、蔬菜等攤位,加上流動小吃車,形成一片“馬路市場”。

  正值下班時間,不時有開車和騎電動車的人,在攤位旁停下買東西。原本就不算寬敞的路,擠了不少人。

  近期,有煙台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上反映,太華路市場擺攤占道經營,影響交通。情況到底如何?當地相關部門是否采取了相應舉措?人民網記者走進煙台市福山區,就太華路市場的“困”與“策”展開調查。

  “困”之一

  太華路市場的流動攤販,何去何從?

  5月14日,煙台市福山區太華路市場。人民網鄭昕橋攝

  太華路隸屬煙台市福山區福新街道,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路,北起振中街,南至鹽場街,總長約4.6公裏。據福新街道鹽場社區負責人稱,這裏位于煙台最大的城中村區域,外來人口較多。

  祥雲小區北面的路口,監控杆上安裝了藍底紅叉的禁止停車交通标志牌,下方設置了“嚴管路段”路牌。路牌下,停放着幾輛售賣雞蛋灌餅、烤冷面的電動三輪車,攤販正忙着手上的活兒。

  記者:您是哪裏人,在這裏擺攤多久了?

  太華路攤販:我是濟甯人,在這裏擺攤快半年了。這裏靠近小區,人流量大,也允許擺攤。馬路上有監控,我這攤位就在路燈下面,晚上都不用收攤兒,用布蓋上就行。這小區的人買東西、吃飯啥的也方便,是不是?

  記者:在這裏擺攤需要交費嗎?

  太華路攤販:要交錢,費用按照攤位長度收,每天每米9元錢。

  記者:市場市容管理最近有沒變化?

  太華路攤販:最近城管巡查多,讓我們搬到附近的大成棧市場。但暫時還沒動靜。目前城管和社區不允許在台階下面擺攤。台階上可以擺,但不允許擺桌子。

  記者:上下班的時候,這裏堵車嗎?

  太華路攤販:不堵,上下班的時候人稍微多點,現在不讓擱路上擺攤,就更不堵了。

  出租車司機:太華路不算太堵,隻是電動車和行人比較多,車輛拐彎的時候得多注意點。

  記者:你們願意搬到大成棧市場嗎?

  太華路攤販:那裏人少,沒幾個商戶,哪有這裏人多啊,大家基本都不願意去。不掙錢,去那幹嘛?這裏的攤位如果真的被清理,我就再找其他地兒。

  “困”之二

  大成棧市場,能否成爲攤販的“新家”?

  大成棧市場。人民網鄭昕橋攝

  大成棧市場位于福山區民豐路以東,外側有鐵欄杆圍擋,在馬路上很難一眼發現。

  繞行一段後,一塊寫有“市場入口”的紅色立牌映入眼簾,下方招商電話号碼的顔色還很鮮豔。從此處走過一排洗車的闆房,便到了大成棧市場。

  從外面看,海鮮區、水果蔬菜區、小吃零食區分别用三種顔色字體标識,印記着昔日的熱鬧。市場内,成排的攤位空空蕩蕩,頗爲冷清,僅有一家售賣活雞的攤位前,坐着一位年輕男子。市場入口處往外不遠,一家設施嶄新的米線店正在營業。

  記者:看市場裏人不多,您家生意怎麽樣?

  大成棧市場商販:我在這三四年了,因爲有固定訂單,還能維持正常運轉。

  米線店店主:米線店是我兒子開的,剛開業兩天,生意還行,顧客主要是附近小區居民。

  記者:爲什麽選在這裏開店?

  米線店店主:聽說大成棧市場馬上就要啓用,應該前景不錯。

  記者:大成棧市場目前入駐有多少商戶?

  大成棧市場負責人:目前入駐商戶不多,太華路路邊不是有擺攤的嗎,計劃(把他們)往市場裏清,現在進來擺攤我也不收費。

  記者:什麽時候開始收費?

  大成棧市場負責人:等開業差不多一個月後吧,計劃按照攤位長度收取租用費,打頭的攤位每天每米15元錢,商販多了以後減爲7元錢,交三個月送三個月,交半年送半年。沒有管理費,有一個垃圾清運費是每月每米10元錢。

  “策”

  設置臨時疏導點

  優化提升大成棧市場生态

  針對網友關于太華路市場的留言,當地相關部門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回複稱,福新街道計劃啓用已建成的大成棧市場,引導太華路現有商販到大成棧市場内規範經營。

  記者:太華路市場是什麽時間形成的?

  福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福新中隊一片區區長李建平:2018年時已形成一段時間,2019年大成棧市場建成後,我們就把攤販都遷進去了,因2020年以後市場頻繁整改和關停,攤販就又在太華路集中,屢禁不止。爲此,2023年設立了臨時疏導點。

  記者:臨時疏導點内有哪些規定?

  李建平:臨時疏導點北起北方月光怡景小區東門,南至鹽場街,長度約170米。疏導點内允許在道路兩側的台階以上擺攤,疏導點以外不允許擺攤。

  疏導點是由福新街道辦事處提起申請備案,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審批後設立。“以台階爲限”這個規定是考慮到交通安全,當時經常接到投訴稱上下班高峰期影響交通,大喇叭擾民也存在,爲此決定嚴格執行此規定,執法人員也主要以勸導爲主,目前還沒有進行過行政罰款。

  記者:臨時疏導點内是否收取費用?

  福山區福新街道鹽場社區黨總支書記嶽寶興:這裏是煙台最大的城中村區域,人員構成複雜。目前疏導點的日常維護是社區在做,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對社區進行保障工作。2023年剛設立疏導點時社區收了保潔費,因爲擺攤垃圾會比較多,現在本地農民賣自己家種的水果蔬菜,就不收費了。社區一直是倒貼錢的。

  記者:大成棧市場何時啓用?

  福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福新中隊片區負責人李建茂:今天(5月15日)上午,我們剛和社區、市場三方确定了方案,城管、社區、市場都出人,挨家挨戶發放明白紙宣導政策。大成棧市場開業以後,我們将有序地将這些攤販引導到市場,并且我們也在探讨一些辦法,比如說對市場的布局進行優化改動,包括對市場外面圍牆進行拆除,裏面攤位進行分區等;入駐以後免一個月的費用,或者是交三個月送三個月等。

  福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京:引導攤販入駐大成棧市場,剛開始效果不好,一是因爲街道社區的力量畢竟比較薄弱,沒有執法權、沒有強制權,其次是因爲大成棧市場布局不合理,商販不願意過去,所以有了李建茂隊長這邊介入,市場方進行内部改造,同時加強城管隊員執法管理的力量。

  記者觀察

  柔性執法,讓城市管理有力度有溫度

  煙台市福山區太華路市場已形成多年,位于“城中村”地帶,是城市管理的一個“痛點”。

  一方面,小區門口的市場,給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也帶來交通擁堵、噪音擾民等問題;另一方面,商販違規占道經營,存在安全隐患,影響城市環境,但這些小攤小鋪,又往往是他們謀生的飯碗。

  如何在“有序管理”和“便民利民”間做好平衡,考驗的是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傳達的是執法管理理念。

  在解決太華路市場問題的過程中,當地城管沒有強行驅趕占道經營的商販,而是設置臨時疏導區規範擺攤,降低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執法人員也沒有動辄罰款,而是引導流動攤販進入正規市場,想辦法給他們創造一個“新家”,盡力做到既維護居民居住環境,也保障商販正常經營。

  城管執法,如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是我國城管執法部門長期探索并在實踐中亟需解決的問題。柔性執法,是一種解決這種困境有價值的探索。

  針對太華路市場問題,煙台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在回複中提到“每一個商販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生活的确不易”,其中蘊含着執法者的人情味。但柔性執法并不意味着放松監管,而是“變堵爲疏,堵疏結合”,以張弛有度的方式開展執法。同時,從根本上改善城市布局和經營環境,也是應有之義。

  推進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宏大的課題往往體現在小情小節當中。淄博燒烤大火,原因更多在于當地政府對待經濟、對待民生的态度。“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創造更人性化的制度環境,百姓生活其中才更有獲得感;創新治理、肯下“繡花功夫”,才能有助于構築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

  人們聚集、生活在一座城市,是被它所代表的活力與更美好的生活吸引。如何更好地服務民需、尊重民意、體現民願?這值得所有城市管理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