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财經局 :複星醫藥被剔出上證50指數背後 業績與股價齊“跌落”财務風險陡增
上證50指數定期調整結果于今年11月24日出爐,并将于2023年12月8日收市後生效。此次調整結果顯示,複星醫藥等五家公司被剔除了樣本股行列。 據悉,上證50指數的編制方案是以上證180指數樣本股爲樣本空間,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表現。 被剔除樣本股往往意味着該股票市場表現不佳,或公司業績出現較大波動。複星醫藥被剔出上證50指數背後,該公司業績與股價近年來均遭遇了較大幅下滑。而且受大股東流動性危機影響,複星醫藥的财務風險陡增。 業績與股價“跌落”
複星醫藥于2018年12月被納入上證50指數,彼時其股價僅爲20元左右。被納入指數後,複星醫藥股價水漲船高,2020年8月6日漲至79.19元的高位,次年8月份其股價來到91.69元的曆史高位,市值逼近2500億元。 但在2021年8月創下曆史新高後,複星醫藥股價便開啓狂跌模式,到2023年11月30日收盤27.90元,兩年時間股價跌近七成,市值蒸發逾千億元。 從業績層面看,2019年-2021年複星醫藥業績穩步上漲,營收增速分别爲14.72%、14.72%、28.70% ,淨利潤增速爲22.66% 、10.27%、29.10%。但2022年複星醫藥業績發生逆轉,營收增速下滑至12.66% ,淨利潤增速則同比下降21.10%。 今年前三季度,複星醫藥實現營收307億元,同比下降2.92%;實現歸母淨利潤22.83億元,同比下降6.39%,營收淨利潤出現雙降。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爲93.05億元,同比下滑9.44%;淨利潤爲5.06億元,同比下滑43.85%;扣非淨利潤爲1.01億元,同比下滑89.84%。 對于第三季度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複星醫藥解釋稱,報告期内對存在減值迹象的新冠相關産品、資産進行處置,并對相應的存貨、應收款項以及長期資産等計提資産減值準備,上述合計影響約5.1億元。同時,公司管理費用及财務費用同比增加。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複星醫藥第一時間找上德國藥企拜恩泰科(BioNTech)代理複必泰。這款疫苗一度被認爲有望成爲國内首個新冠疫苗,然而直到疫情結束,複必泰也未能在内地獲批上市。 2022年7月,複星醫藥轉而與真實生物合作,雙方聯合開發并由控股子公司複星醫藥産業獨家商業化阿茲夫定,隻是此時市場對新冠治療藥物的需求已經大幅下滑,由此産生資産減值損失。 但複星醫藥更大的資産減值風險還來自巨額的商譽值。在今年半年報裏,複星醫藥透露,控股子公司GlandPharma因美國市場競争加劇以及部分産線停産升級等因素也導緻經營業績同比下降。 GlandPharma是複星醫藥于2017年以約11億美元收購而來的子公司,這筆交易讓複星醫藥的商譽由34.74億元猛增到 84.64 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複星醫藥的商譽已經達到了110.04億元。 但被收購後Gland Pharma的業績并未達到預期。今年半年報顯示,其淨利潤爲1.37億元,而去年同期該值爲3.6億元,大幅下滑62%。這筆收購顯然将複星醫藥推入了商譽暴雷的風險之中。 财務風險陡增
複星醫藥因擅長于投資并購而被賦予“醫藥界PE”的稱号,創始人郭廣昌更是被稱之爲“中國巴菲特”。然而頻繁的投資并購,不僅讓複星醫藥壘起巨額的商譽值,同時也讓複星醫藥付出了巨大管理成本和财務成本。 今年前三季度,複星醫藥“三費”大幅增長,對業績拖累明顯。其中銷售費用達72.27億元,同比增長11.23%,在A股醫藥制造業闆塊中居于首位;管理費用達31.69億元,同比增長20.61%;财務費用達7.56億元,同比增長99.46%。 截至三季度末,複星醫藥資産負債率爲49.51%,總資産規模爲1107.67億元,負債規模達到了547.8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爲154.33億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9.05億元,而公司賬面貨币資金僅爲130.93億元,短期内償債壓力較大。 除了賬面上的債務外,複星醫藥還對關聯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擔保。根據11月14日最新披露一次擔保公告,截至目前,複星醫藥實際對外擔保金額折合人民币289.54億元,約占2022年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産的64.94%,2022年其淨資産爲446億元。 複星醫藥是複星系旗下核心資産之一。但眼下,複星系尚未完全走出流動性困境,複星醫藥對關聯公司的巨額擔保或面臨風險。自去年複星國際被爆債務危機後,公司控股股東便持續甩賣資産,複星醫藥也未能幸免。 去年9月份,複星醫藥控股股東複星高科抛出減持計劃,拟減持不超過8008.97萬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3%。然而迫于輿論壓力,複星高科提前終止了減持計劃,最終僅減持了複星醫藥3910.66萬股A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46%,合計減持總金額爲11.83億元。 減持不成後,複星高科又開始頻繁質押所持複星醫藥股份。據統計,今年以來,複星高科已進行了7次質押操作,累計質押複星醫藥股份(均爲A股)數量爲7.08億股,約占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6.49%,占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數的比例73.91%。 截至今年9月末,複星高科的質押比例已經達到了79.87%,其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而複星醫藥擔保的這些子公司償債能力也存疑,其中不乏資不抵債的情況。比如被擔保的控股子公司Breas Medical在2022 年年末的總資産爲 1016 萬美元,股東權益爲-2225萬美元,負債總額爲3241萬美元,營業收入1626萬美元,淨利潤則虧損735萬美元。 近期,複星醫藥控股子公司複雲健康借款債務到期後,無力償債。爲滿足該該公司日常經營需要,複星醫藥爲其展期一年。資料顯示,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複雲健康的總資産爲人民币 1,079 萬元,所有者權益爲人民币-7,274 萬元,負債總額爲人民币 8,353 萬元;2023 年 1 至 9 月,複雲健康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币 811 萬元、淨利潤人民币-3,396 萬元。 責任編輯:劉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