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增长背后的压力与调整中的阵痛
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12月31日电 题:广发银行|增长背后的压力与调整中的阵痛 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 刘敏芳 作为中国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广发银行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中展现出稳定的一面,但行业性挑战、内控问题和不良资产压力,令其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业绩表现:稳中存忧 2023年,广发银行总资产增长2.68%至3.51万亿元,营业收入696.78亿元,同比增长3.16%,净利润达到160.19亿元。然而,这些增长数字的背后,仍隐藏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是贷款结构变化。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2.05%,达9768.25亿元,成为拉动贷款增长的主要动力。个人贷款余额下降2.13%,至8835.72亿元,反映出零售业务的疲软。 其次是不良贷款双降。该行不良贷款余额326.0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8%,分别较年初下降10.42亿元和0.06个百分点。但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仍处高位,分别为6.21%、5.20%和1.59%。 广发银行通过债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等方式加速不良资产处置,实现了资产质量的阶段性改善。但高额信用减值损失依旧对盈利形成拖累:2023年信用减值准备计提达227.11亿元,占营收的32.59%。 内控问题与合规挑战 2023年,广发银行多家分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票据业务违规、内控失效等问题遭遇处罚。今年以来,已有10家分行被监管机构开出罚单,部分高管被调查或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合规漏洞敲响警钟。 共工新闻财经局具体梳理来看,徐州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和信贷资金被挪用,被罚35万元,多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贵阳分行因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等问题,被罚90万元。 此外,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因年费问题、权益缩水、违规销售等问题频遭诟病。消费者普遍反映销售人员未充分告知信用卡收费标准,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资本压力与融资动作 广发银行的盈利能力虽保持稳定,但资本充足压力正在显现。2023年,其资本债券余额达895亿元,其中560亿元集中在第三季度发行。大规模高频次的资本债发行,反映出在资本新规和盈利下行双重压力下,银行对资本补充的紧迫性。 在当前资产质量改善和盈利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广发银行需寻找更加平衡的资本管理路径。 信用卡业务的争议与转型困局 广发信用卡曾是其零售业务的核心,但近年来负面反馈增加,透支类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信用卡业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违规销售。销售人员未明确提示年费政策,侵犯消费者权益。2、年费纠纷。消费者收到未使用卡片的年费账单,申诉和退费流程复杂。 由此可见,信用卡业务的种种问题,不仅侵蚀客户信任,还暴露了销售和内控环节的管理短板。 频频转让的不良资产:缓解压力但非长久之计 广发银行近年来频繁使用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不良资产转让效率更高,但风险依然存在。收益权转让并未涉及资产所有权转移,受让方仅承担收益权风险,银行需保留对底层资产的责任。 尽管这种方式在短期内缓解了资产质量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如何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才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根本。 未来挑战与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广发银行作为国内股份行的代表,在稳步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行业性压力。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仍是最大风险点,需继续控制涉房类贷款比例并强化风险监控。零售业务面临客户体验和盈利能力的双重考验,信用卡业务需要重建信任。其次是急需做内部管理升级。必须解决合规管理漏洞,减少因内控不力带来的监管处罚。再就是需要注意盈利与资本的平衡。在盈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对外部融资的依赖,考验着广发银行管理层的决策能力。 2024年12月31日,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对《广发银行|增长背后的压力与调整中的阵痛》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出品|共工财经局 记者|刘敏芳 责任编辑:李晓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