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笔下有“千金”:一名预算员的数字长征
“徐工,这份水稳工程的结算初稿请审核一下。”当协作队伍负责人再次这样喊我时,我已经能从容应答。我叫徐铮,2023年盛夏,带着大学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和满心忐忑,走进了中交一航局沿黄高速民权至兰考段二标项目部,成为了一名预算员。如今站在项目部眺望这条已经成型的沿黄高速,它见证了我从职场新人到能独当一面的蜕变。

我的性格腼腆,初入职场时汇报工作经常感到紧张。至今记得入职第三天的“导师带徒”仪式,红色的横幅上“薪火相传”四个字格外醒目。当张鹏经理从座位上起身走向我时,我攥着拜师茶的手都在冒汗,茶水晃出细细的涟漪。“别紧张,预算工作要心细,但更要敢担责。”他接过茶杯时的一句话,像一颗定心丸。那张我们并肩而立的合影,如今就贴在我的办公桌前,成了最温暖的动力。

刚入职时,计合部的文件柜像座 “迷宫”—— 路基工程的单价分析表、材料采购的补充协议、劳务分包的结算凭证,各式各样的合同和表格让我眼花缭乱。领导同事们没有直接丢给我具体的工作,而是带着我走遍了项目的每个角落,从钢筋加工场到路基施工作业面,指着轰鸣的机械和忙碌的工人,细细讲解成本核算的核心逻辑:每一笔数据都锚定现场实际,每一份文件都关联施工环节。他们教我看懂图纸里的成本密码,帮我理清凭证间的关联,让我明白脱离现场的成本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原本杂乱的文件渐渐有了章法,迷茫的我也在实地走访与耐心指导中,找到了入门的方向。
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实操中落地的。跟着导师学习半年后,我开始参与招标文件编制。第一次独立完成路缘石工程的招标文件时,我反复核对了五遍技术参数和报价要求,生怕出一点差错。当招标完成,合同签订后,看到现场第一排路缘石现浇完成,整齐的线条向远方延伸,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预算员的工作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支撑起这条“巨龙”的骨架。

成长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次对下结算过程中,由于我的一个疏忽大意,错误的计算了某一工程量,当我发现这个严重问题时,心仿佛一下子跌入了深渊,惊慌失措得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我的导师亲自教导我如何弥补这项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鼓励我,让我不要气馁,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预算员的笔,重过千斤。出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面对、不会总结。”导师的这句话,我记在了笔记本的扉页。如今,我已经能独立完成工程结算、合同拟制、业财协同系统录入等工作,从当初那个连合同条款都要逐字问的新手,变成了同事口中能“把好成本关”的徐工。看着沿黄高速从最初的黄土路基,到渐渐铺展出的水稳层、沥青层,到再过不久就要竣工验收,这条蜿蜒在豫东大地上的“巨龙”,也藏着我的成长足迹。
今夜的项目部格外安静,窗外的月光洒在图纸上。我想对我的导师说:谢谢您在我递茶时的鼓励,谢谢您在我犯错时的包容与指引。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算量技巧、合同条款,更是“严谨务实”这四个字的重量。中交一航局沿黄高速民兰段项目即将竣工,我的成长之路却刚刚启程。未来,我会在预算岗位上继续深耕,为这条承载着希望的高速路,算好每一笔账、守好每一道关。(沿黄高速一线建设者 徐铮)
作者:徐铮 责任编辑:孙慧
下一篇:科技赋能筑通途 创新攻坚结硕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