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因病离世。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其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作为第一个报道徐利民先进事迹的记者,同时也作为徐利民的老友,浙江省金华日报记者李艳向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投稿,讲述她的所思所感。

我在现场|这篇报道,为何要用第二人称?

本文作者:李艳

(一)

一粒万年米,一颗利民心。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从各地赶来的人们为他送行。

我拿着采访本,不停记录着大家的思念:

“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杭州开会。”

“病重时,他还在工作群布置工作。”

“他平时那么生龙活虎的,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他的家人们红着眼眶站在前方,我走了过去。徐利民的女儿在给参加送别的人们发一封信——《关于徐利民的回忆树洞》

信中写到:

“爸爸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真诚希望,可以从你们口中听到关于我爸爸的事……”信的末尾还附有二维码,方便大家随时上传、联系。

带着满本的感人事迹,我回到了单位。

没有指令,没有任务,完全是记者职业使然。2022年9月26日晚,我采写的悼念文章《那个心心念念上山的人走了》,朋友圈很多人转发致哀。

全国最早报道徐利民事迹的文章。

(二)

近期,获知徐利民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后,我们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开展徐利民先进事迹宣传工作。

如何在往年报道的基础上写出新意?

回忆起我们过去相处的点滴,我决定以“第二人称”视角来呈现徐利民的鲜活形象。

2020年10月21日,徐利民带队赴湖南省长沙市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动身前,他多次邀我同行。但因工作繁忙,且不久前拜访过袁隆平,我委婉拒绝了他。

徐利民看出我的犹豫,一个电话打给我当时的领导。这下,我再没有理由推辞了。

正因为他的坚持,我不仅在职业生涯中两度赴长沙当面采访袁隆平,更与他一同见证袁隆平许下“亩产1000公斤百亩片,我来看!”承诺的宝贵瞬间。

2020年10月21日,徐利民(前排左一)带队和记者一起赴湖南长沙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思绪回到当下,徐利民去世后,我还会时不时翻看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看着他对我过往工作的悉心指导,心中不由酸涩。

之所以选择第二人称,不仅是为在报道形式上创新,还因我们过往的情谊。想着他还如生前一般与我们对话、邀请我们参与文化宣传活动、废寝忘食地处理工作……我们完成了这篇文章。

2024年6月21日,这篇报道——《如潮的掌声,你听到了吗》最终在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同步刊发。

金华晚报文章《如潮的掌声,你听到了吗》。

每隔几周,我就会到徐利民家拜访,他的妻子周卫红总会与我分享很多两人过去相处的点滴,这也为我们的报道提供诸多素材与灵感。

例如,7月6日在金华晚报刊发的深度报道《寄往远方的思念》,便是在上门看望周卫红时获得的灵感。

金华晚报文章《寄往远方的思念》。

周卫红一直留着徐利民的手机,定期充电。

当天进门时,我看见徐利民生前的手机正在充电,便随口问道:“可以给我看一下吗?”

周卫红把手机递给我,幽幽地说:“我一直不敢打开看。”

在征得周卫红的同意后,我翻看了徐利民手机的相册与信息。相册里存得最多的是与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信息也都是和同事、朋友、媒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往来。

徐利民(左一)和同事参加户外运动。

一字一句,生前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回到金华,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我从众多信息中,挑选了徐利民在2022年9月22日晚8时57分与至亲家人、2023年3月9日晚9时49分与媒体工作人员、2024年1月23日下午2时43分与生前好友之间发送的三则信息,进行深入采访,用以代表不同年份、不同身份的人对徐利民的评价。

“多希望这是一场梦,梦醒了,您还在。”

“站高谋远,百忙中安排人员对接。”

“我好想你,你在那边好吗?”

文章的三个小标题,都摘自相应信息中的一句话。

这篇文章在7月5日19时18分推送后,三个多小时,阅读量便破16万。

在广大读者和网友的自发转发下,我们直观感受到“真情流露”在此类人物报道中的重要性。

(三)

6月22日至7月6日,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在全平台开设“时代楷模徐利民”专栏,在全国众多媒体中,以一天一故事的频率,报道徐利民生前感人事迹。

我和报道团队先后刊发了《最好的缅怀是更好地推进工作》《上山是万年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 徐利民对上山的执着令人感动》等15篇稿件,深入挖掘了徐利民的感人故事。

采访徐利民先进事迹最大的感触是:时代楷模是平凡英雄,打动人的往往是和读者有强烈共鸣的细节和故事。日常采访是这样,重大典型宣传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