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已于8月8日闭幕。这届奥运会可能是有史以来状况最多的奥运会:不仅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延期一年举行,而且还两度出现参赛的外国运动员拒绝回国的现象。如果说白俄罗斯短跑运动员克里斯蒂娜·季马诺夫斯卡娅拒绝回国背后有复杂的政治原因,那么乌干达运动员尤里乌斯·塞基托雷科拒绝回国则完全是为逃离他之前所生活的那种贫穷环境。

7月16日正在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训练的乌干达代表队突然爆出一个消息:一位名叫尤里乌斯·塞基托雷科的参赛选手竟离奇失踪了。日本警方随即对失踪的塞基托雷科展开寻找:在搜查塞基托雷科居住的酒店房间时找到了他留下的一封信件。塞基托雷科在这封信中表示:他不愿再回国了,想要留在日本找工作。日本警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四天的搜寻后终于在120公里外的三重县找到了塞基托雷科。

当日本警方找到塞基托雷科时他提出希望申请到日本合法的难民身份好让他留下来。日本方面当然不会答应他的诉求:塞基托雷科被取消了参赛资格,随即被移交给乌干达方面。塞基托雷科被送回国后立即被安全部门工作人员控制,在未来他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移民政策:塞基托雷科即使真想留在日本务工也只有通过正常的移民手续才是正途。

像他这样玩“失踪”的行为同时触犯了乌干达和日本两国的法律,所以日本警方在找到他之后立即就将其遣返,而乌干达方面在将其接回国后也会按本国法律对其提起诉讼。塞基托雷科的“失踪”事件再次验证了“国富民强”四个字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在阿富汗、叙利亚以及非洲许多战乱贫穷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人逃离自己的祖国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这些人的出逃和白俄罗斯运动员的出逃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那么他们也不想冒此风险。事实上塞基托雷科并不是第一个利用在海外参赛的机会玩“失踪”的乌干达运动员:早在2014年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上就有几名乌干达橄榄球选手在赛后失踪。最后这些人被发现在一家洗车行工作,而他们也加盟了威尔士橄榄球队,所以乌干达运动员干这种事早就是“惯犯”了。

2020年乌干达以915美元的人均GDP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66位。这还是被该国富裕阶层平均之后的结果:事实上乌干达是一个贫富悬殊的国家——整个国家几乎没多少中产阶级可言,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连温饱也无法得到解决。乌干达的贫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乌干达是一个被肯尼亚、南苏丹、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领土包围的内陆国。

众所周知缺乏出海口的内陆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存在先天的缺陷,所以除了欧洲的瑞士、奥地利等国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内陆国都发展得不太理想——这点看看我们的邻国蒙古、老挝、尼泊尔、不丹等国就是很好的例子。19世纪末乌干达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是按自己的需求经营殖民地的。殖民地是按宗主国的设计发展自身产业,而不是以最适合本地区实情的方式发展。

这就造成了包括乌干达在内的大部分非洲国家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现象。时至今日非洲绝大多数国家仍保持着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创汇的低端发展模式。由于没能建立完善齐全的工业体系,所以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在国际贸易中饱受剪刀差的困扰。乌干达独立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方势力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1971年1月25日陆军司令伊迪·阿明通过政变成为了乌干达总统。

阿明执政的8年里乌干达经济停滞不前:储蓄率降低到8%、通胀率高达1000%。1972年阿明向乌干达境内所有亚洲人发布了驱逐令。当时乌干达的经济命脉几乎掌握在境内亚洲人手中。90天内50000多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家庭全部被驱逐出境:包括阿明本人在内的乌干达上层趁机掠夺了这些被驱逐的亚洲人留在乌干达的财产——阿明本人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百万富翁马德赫瓦尼在金贾的豪华宫殿。

阿明此举尽管使得像他这样的上层人物得以大捞特捞,然而却对乌干达的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亚洲人在离开乌干达的同时带走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结果亚洲人刚一离开就导致整个乌干达立刻陷入经济崩溃中:当时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连盐、火柴、食糖等都供应不上。阿明执政时期乌干达许多农业生产装置关停、基础设施衰败。乌干达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咖啡的产量也下降了。

1978年10月阿明试图通过发动对邻国坦桑尼亚的战争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阿明从苏丹招募了2500名努比亚人,同时还得到了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支持,然而还是被坦黑叔给胖揍了一顿。1979年4月11日坦桑尼亚军队占领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明从此以后就流亡海外,可乌干达的乱局却并未就此终结。阿明政府垮台后乌干达成立了由奥博特领导的新政府。

1981年反对奥博特政府的全国抵抗运动成立,随后该组织开始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政府的游击战。1985年7月27日乌干达民族解放军北方旅旅长巴西利奥·奥拉拉·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了奥博特政权。1986年1月全国抵抗军在攻占首都后夺取了政权。频繁的政变和内战使本就在阿明执政时期饱受摧残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最能直观说明乌干达究竟有多贫穷的是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

1980年乌干达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干旱。这年4月跟随一支救援队伍进入乌干达灾区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了一张名为《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的照片。摄影师通过摄影语言中的明暗对比效果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乌干达地区的干旱对当地居民生活的迫害:照片中是一个乌干达孩子的黑色小手放在一位白人神父手上——白而丰满的大手与干瘪的黑色小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照片中小孩的手由于饥饿已完全萎缩了。这简直已不像是活人的手,而是如同干尸的手一样。1980年的乌干达正在经历干旱和战争的折磨,所以当时的乌干达就是这样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如今40年过去后的乌干达仍是联合国所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乌干达人居住的房子通常只有4面泥土墙和一个铁皮房顶,甚至很多家庭可能连房顶都没有。

乌干达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没上过学。在这个国家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完全得以实现,所以受教育的权利在这里就成为了可望不可求的奢侈品。由于这个国家没能实现粮食自给,所以很多人不得不找一些野果、树皮之类的东西填饱肚子。绝大多数乌干达儿童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现在网上流传的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非洲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乌干达

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以及糟糕的医疗卫生条件导致乌干达儿童的死亡率高达15%。这比欧洲儿童的死亡率高出8倍都不止。乌干达的成年人通常也只有三四十岁的平均寿命。就是这样一个穷国的物价水平还不低:由于乌干达的农业、工业都不发达,所以绝大多数商品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乌干达这个内陆国进出口货物都是通过肯尼亚蒙巴萨港口。经过肯尼亚到乌干达的运输成本以及关税导致货物的成本大幅增加。

乌干达的物价水平大致相当于我国的3-4倍,然而普通乌干达人一个月的工资折合为人民币还不到500元。乌干达人基本上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乌干达的饮食可没我们这么多丰富的蔬菜、肉类、蛋类什么的。乌干达人的主食就是香蕉或木薯,以致于乌干达人直接就管香蕉叫饭蕉。乌干达人尽管靠着香蕉、木薯得以勉强果腹,然而饮食结构的单一化导致他们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尽管很多非洲国家和乌干达一样也面临着贫困问题,然而乌干达的经济水平即使在非洲这块全球最贫穷的土地上也是相当靠后的。即使在乌干达的首都停水、停电、停气仍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便饭,而在乌干达广大的农村地区至今仍没实现通水、通电。长期以来就有很多乌干达人通过合法的途径或偷渡等形式前往邻国肯尼亚打工。肯尼亚尽管也不算一个富裕国家,但比起乌干达的经济水平确实要好得多。

肯尼亚毕竟拥有面向印度洋的港口。乌干达这个内陆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必须通过肯尼亚的港口来完成。在普通乌干达人眼中肯尼亚简直就是他们心中所想的天堂。既然连肯尼亚都是乌干达人羡慕的对象,那么面对英国、日本这种真正的发达国家就只会更加羡慕了。普通乌干达人很难有机会偷渡到这些发达国家,然而那些代表乌干达参与国际赛事的运动员们却有这样的机会。

乌干达运动员早已不是第一次尝试利用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实现他们变相移民的目标了。这样的事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说到底还是因为乌干达的生活确实太艰苦了。据悉在东京出逃的塞基托雷科作为乌干达国家级运动员还同时从事着保安等兼职工作,可即使如此仍拖欠了4个月的房租。既然连国家级运动员尚且如此,那么乌干达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