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选择,到底是选择孩子喜欢的,还是未来更加实用的。很多家长都会在面临这个选择时犯难。因为基于孩子个人爱好的选择,很可能选到一些冷门专业。况且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直接放任ta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真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选择吗?

 

其实,我想说,选专业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够更好地为今后的人生发展铺路。

z.jpg

邻居的女儿Ruby,比我小五岁,还没读高中,但是邻居已经希望她未来“爬藤”更方便,准备送她去美国读高中了。有一次聚会,聊起未来的职业规划,Ruby突然问我:姐姐,你为什么要读比较文学专业啊?这个专业发展前景好吗?我反问:Ruby,你打算读什么专业呢?她说,估计是AI方向吧,现在人工智能这么火,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想必是很好的方向,未来会有更多选择。

 

确实,如她所说,现在编程、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发、机器学习都是非常火爆的专业,而且中国学生留美,读计算机编程相关专业的风气已经流行很多年了,技术类的专业无论是从就业,薪资水平,还是申请工作签证和移民上都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现在申请赴美留学的学生,也都喜欢扎堆到相关的领域,而他们给出的原因也都跟Ruby的理由大同小异。

 

其实在我身边,朋友们选择自己的留学专业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 是否和自己的家庭资源相契合,未来可以利用家庭资源更快发展;2. 就业前景,以及是否有机会在该领域深耕,并在未来成为行业精英。这两个因素占了决策的绝大比重,反而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考虑到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是否真的适合。

 

尤其是近些年,许多家长看到了新兴领域的发展前景,希望孩子还有机会到蓝海行业去占得先机,哪怕是孩子不喜欢,只要是自己觉得很实用,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也会让孩子去报。但是究竟是孩子的兴趣重要,还是家长认为的专业重要,其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读的比较文学专业,听起来就很不“实用”。可能大多数家长并不会允许孩子去报一个听起来就没什么职业发展可言的专业。家长们帮助孩子选择实用的专业,当然没有错误,也一定是源于家长多年的社会经验,他们想让孩子少走弯路。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负责。我们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走别人的路。

 

所以,我是基于什么选择的专业?显然是喜好。接下来具体聊聊我跟随自己喜好选择的原因,也就是我当时选择比较文学专业的一些理由。

 

首先,我很早就察觉到了自己对英语文学的热爱。我从小就对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非常痴迷。无论是莎士比亚、JK罗琳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家,还是策兰、博尔赫斯这些相对小众的作家,我都非常感兴趣。可以说,欧美文学伴随了我童年的绝大部分时间,这也让我因此,对欧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后来,随着对欧美文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发现了比较文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就是研究文学和文化,无论是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都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在申请时会优先考虑学校,而我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这个独一无二的热爱,专业排名成为了我申请的优先考虑因素。因为热爱让我有了更多动力,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只想做好这一件事的时候,名校的光环和学校的品牌效应,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最终,综合我的自身背景,我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也是一所常青藤学校,但更重要的,是它英语与比较文学专业在全美的排名相当靠前。它的英语与比较文学专业经历了英语语言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系的合并,吸收了前者在修辞、语文学和习作方面的精华,也汲取了后者在文学表达中的方法。刚好可以帮助我在热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所以当我了解到哥大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基本上毫无犹豫就遵循自己一直以来的热爱,选择了它。因为对我而言,兴趣驱动,是最好的驱动力。一切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都源于热爱。

z-2.jpg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问:这个专业的未来前景在哪儿?尤其是ChatGPT的诞生,让基础创作被逐渐替代,这种文学相关专业的空间未来会被不停挤压,你不担心自己没有出路吗?

 

我的答案是我仍然会选择自己热爱的。我们可以刚好就最近爆火的ChatGPT来聊聊。

 

先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ChatGPT,它是美国公司Open AI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是一款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来进行对话,根据上下文进行互动,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可以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相对复杂的任务。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将ChatGPT的意义与PC和互联网的诞生相比,可见它之于互联网发展的划时代意义。

 

这个可以被称之为开启了人类AI革命的产品,顶流背后是Open AI的创始人,Elon Musk的密友Sam Altman。他两个月内实现ChatGPT软件月活跃用户1亿人,让一个新兴AI软件迅速超过了TikTok,成为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基于他8岁学习编程,从小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生了兴趣的一系列事迹,想必大家最近已经看得非常多。而我想说的是,能做到像Sam Altman这么成功,显然是需要一点运气的,但是,更多地,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些改变了行业,改变了世界的人,一定都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最擅长的事情。唯有热爱,才能让人看到更多物质和金钱以外的东西,才能产生更宏大的愿景。

 

正如Sam Altman最初创立OpenAI时提出的目标:确保人工智能不会消灭人类。这肯定不是基于AI专业的就业发展等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一种来自于他自发性的驱动和自主思考。

 

美国的教育本就鼓励自由发展爱好,自主探索世界。这是最好的培植爱好的土壤,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成就这么多领袖人物自由生长的原因。而反观中国的教育,有个比较大的问题一直有待完善,那就是过于程序化。孩子上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考大学。小学都是学语数外,初中都是学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实践,主动发现和探索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对于美国如此鼓励式、包容式的环境,如果不趁此机会让孩子自由选择、多尝试、多探索,可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越来越多家长选择早一点送孩子出国,出去念初中,高中。孩子在大学就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申请常青藤就会有更好的优势,其实这才是最利于孩子的人生成长的。考虑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这非常重要。毕竟没有人能够帮他们做一辈子的选择,孩子还是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当然,选择喜欢的专业,走自己的人生,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和挑战。也许我们正在经历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这道路上满是荆棘,但是荆棘带给我们的教育并不是让我们退缩,反而会使我们内心更加强大,更有力量走好自己的路。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尼采的名言就是“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这句话提醒着我们,很多人在遵循热爱的路上,也许会面临挑战,但是挑战带给我们的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因为热爱,所以会有更多动力自发战胜困难,甚至不会视困难为困难。一切的经历都会是财富。

D-2.jpg

选择一些实用性强但不喜欢的东西,其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对孩子的就业产生帮助,但长期来看,当孩子遇到困难,遭遇瓶颈的时候,往往很难说服自己继续前行,届时一旦放弃,或者再重新选择赛道,不能不说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所以,如果是鼓励孩子提早做好规划,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专业,这将更加有助于帮助孩子增强力量,人生的发展也会更容易进入不一样的level,通过热爱,真正成为自己兴趣领域的专家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