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大屯山的炮声——作者沈洪明

发布时间:2023-10-29 来源:共工日报传统文化

大屯山,距离我居住的老屯东南二十多华里。归吉林省长春市管辖。提起这座山,在当年可是无人不知。据史料记载,此山形成距今约7850万年,海拔284.7米,是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死火山,和英国的阿尔兰山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座火山。 大屯山主体山石是可劈出平面的柱状火成岩,是建筑用的上好石料。住在附近方圆百里的人们,多用此山开采的石料建房打地基、砌墙,开采之后的余料,俗称山皮土,更是铺路的上等材料。

早在十九世纪末,大屯山就开始了采石活动。1906年沙俄修筑东清铁路,便大量开采使用大屯山的石材。后日本侵占东三省修筑南满铁路,大屯山的石料资源又遭到日本侵略者新一轮的掠夺。解放后,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又开始在此地大规模的开采石料。

如今这座山早已不复存在了。

我对大屯山的记忆,是从小时候大屯山的炮声开始的。实际上大屯山的炮声,是开山炸石发出的响声。每到中午十一点,大屯山的炮声就会准时响起。那个年代,农村还很贫困落后,手表尚未普及,条件好的家庭会有个靠人工上发条的挂钟就不错了,若是能戴上手表的,那可不是一般人。所以在当时,大屯山附近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依靠大屯山的炮声,来确定白天的时辰的。

山上放炮,能传出几十里之外,我们这里距离大屯山很近,那炮声更是清晰响亮。天长的时候,家里都吃三顿饭,炮声一响,在家的妇女们便开始做午饭了,在地里干活的大人还有我们在外玩耍的小孩都知道该回家吃饭了。从我记事起,几十年间,当地人们跟随着炮声,按时作息。午间的炮声,俨然成了人们心里的时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逐步放开,脑子灵活的人开始从南方倒腾来服装、电子表等货物在乡镇集市贩卖,价钱也不是很贵,一般的人也就戴上了电子表。1984年我参加了工作,家里便给我买了国产的上海手表。渐渐的,人们对于大屯山中午放炮也就不太关注了,尽管大屯山的炮声依旧准时响起。

为什么是中午十一点放炮,让我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次我和当地曾经在大屯山打过石头的老人交流过,他也搞不清。他猜测可能中午的时候,大屯山附近的铁路不过火车的原因,放炮会使大地产生震动,影响火车安全运行。他说他在大屯山干活的时候,就赶上一次外宾坐火车来长春,那天大屯山一天没放炮,他们也没干活挣到钱,白搭一天工。至于他所说的,我也是半信半疑。最近通过我的老同学,帮我找到了他曾经在大屯山干过活的表哥,恰巧他当年就是负责山上放炮发信号的人。他向我介绍了当年在大屯山放炮发信号的情形。他说,当时因为他年龄小,在山上干不了打石的重力气活,便被安排插放炮的信号旗。在采石场,每天到了上午十点半,在大屯山的最高点,由他负责往一个铁管子里插信号旗,最先插的是绿色旗,告知采石场周边的住户和过往的行人,要放炮了,需要提前躲避远离。十一点准时换上红色的旗子,这是给爆破手点引信放炮的信号。插完旗的旗手要立刻钻到附近一个类似猫耳洞的地方躲避,待所有的炮响过,才能出来。因为难得遇到在大屯山干过活的历史见证人,我便问他为什么大屯山放炮会选择在中午十一点。他说具体原因他也搞不太清,按照他的理解,中午十一点正是午间,采石场干活的工人午间十一点歇工吃饭,附近居住的老百姓此刻也都回家吃饭了,外面行人少,免得有人被崩起来的石头伤着,我想,这可能就是午间放炮的原因吧。

那时候国家允许公社在大屯山开采石场,主要是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每个生产队都有人到采石场干活,通常是年轻的壮劳力,或是托人想挣现钱得,没点关系的还去不上采石场干活。干一天能挣一块多钱,一个月,或是一年下来,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拿回家里娶媳妇盖房。那时候采石场安全制度,设施保障也不到位。伤人事故时有发生。记忆中,有一年夏天,我们屯子里就有人在大屯山打石头的时候被石头砸中,丢了性命。

二十多年前,有个偶然的机会,我去过一次大屯山。所谓的山已然被开采成了巨大的深坑,这坑深达六七十米,看着都吓人。开采石料的,不再是集体,而是承包给了个人。或许是常年累月的开采,后来山上也渐渐无石可采了,或许是国家有政策。不知道是在哪年哪月,这大屯山就停止了开采,这晌午的炮声也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从大屯山炮响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有时候待在家里,也会听见类似放炮的响声,还以为是大屯山上的炮声,想想也是可笑。怎么会呢?这从前响午的炮声,早已是当地人们记忆中的事儿了!

早年的大屯镇,如今也改了名字,叫做富锋镇了。上了岁数的人,或许还有关于大屯山的记忆,年轻人恐怕很难知道这里曾经有个大屯山以及山下远近闻名的大屯镇了。

开始写关于大屯山的炮声的这篇文章,是在今年春节,到现在有大半年了,因为缺乏旧址详实的资料,一直没有结稿。前几日,趁着天气还不冷,我求同事开车拉着我再去大屯山旧址去看看。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大屯山一带街旁都建了楼房,还有一些大企业进驻。从路边很难再看到大屯山旧址的样子了。驱车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了长春市富锋镇,经过打听,总算找到了一个通往旧址的路口。路口早已经安上了铁大门,大门上着锁头,锈迹斑斑,看来是好久没有打开过。旁边有一个小口,勉强可以钻一个人,进入大屯山采石场旧址。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荒草丛生,碎石凌乱的场地,几条羊肠小道通向远处的几潭池水。所说的池水就是当年开采石料留下的深坑,多年积水形成的深潭。因为我走的是旧址的东侧,看不到西侧全貌。深秋季节,眼底尽收,白色的芦花,金黄的树叶,碧水蓝天,几只野鸭,在静静的水面上游来游去,倒也为旧址增添了几分秋天的韵味。曲径通幽,岸边还有人垂钓。此时,倒是想起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流胜迹,我辈复登临。忽然感觉大屯山的旧址,此刻景致不错,我便拿起手机随便拍了几幅照片。眺望对岸,那里仍然保留着从前开采时,留下的房子和工棚,有些破旧,如今它静静的守在那里,成了大屯山开山采石历史见证。大屯山旧址的左侧是2008年建设的大唐热电厂,硕大恢宏的电厂烟囱此刻正冒着白烟,袅袅升起。

走出了旧址,我思绪万千,在小路偶遇了一位老者,不知道他是为了到旧址赏秋还是垂钓或是路过。总之,这里是萧条的,寂静的,少有人来,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不知道同来的同事在哪里寻得一块石头,我看到和其他的石头有所不同,便拿回来了做个纪念,也算不虚此行!

大屯山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早已是面目全非,这个曾经给当地人们带来财富的大山,随着炮声一起消失了。不过它对当地人们做出的贡献,不应该被忘记。或许会有一天,人们回首往事,还能想起它。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有情的。百四十年旧迹重开,庆此日江流顺轨。忆峥嵘岁月,叹历史变迁,历史成就了大屯山的辉煌,历史也能让它再续新篇。我感觉,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大屯山,依然还在人们心中,不会消失。大屯山的炮声在人们的耳旁,依然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图为:作者沈洪明

编发:孔爱菊 常小靠 孙业腾

作者:沈洪明 责任编辑:孙业腾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共工新闻 | 对外服务: |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共工新闻 电子邮件: Vgong#vip.qq.com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