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妈妈(散文1200字)

乐山嘉祥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七班 罗方艺

指导老师  游钰

从我刚刚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多次听妈妈说“勤俭节约”是我们家的家风。同时,妈妈还讲过我们家关于勤俭节约方面的许多故事。

显然,光是“听说”了还不算是真正理解了“勤俭节约”家风的“实质”内容,真正让我理解的还是在我经历了若干“事情”、特别是看见了妈妈的节俭行为之后,这才知晓了勤俭家风的真正内涵。

有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肚子有点儿不舒服,所以,吃晚饭时我的饭碗里剩下了为数不太多的米饭实在是吃不下去了,我看反正不多,于是就走到垃圾桶旁边随手就要倒进去,妈妈看见后立刻就制止说道:“别倒掉,将它装进塑料袋里,拿给邻居用来喂鸡。”我当然是照办了。

去年寒假期间的一天,我清理出一堆旧本子,要把它们作为废品给卖掉。见此情景,妈妈立刻着手对我清理出来的旧本子进行了“再次”的清理:她把一些本子里面没有用完的空白页面撕下来,又装订成了一本,说可以用来做为草稿纸张。又把一些尚可再利用的本子收拾起来,说可以放在家里开设的瓷砖店铺里面,利用这些本子的背面来做为相关事宜的记事本。

今年年初,姐姐在清理她的衣物时,清理出了两双因为她的脚长长了不能再穿着的蓝色运动鞋。妈妈一看有八成新,于是她当机立断地说:“别丢掉了,给你的弟弟穿吧!”我一听立刻就情绪不悦地说道:“妈妈,这是女生穿的,我一个男生,怎么能穿呀,这不合适的!”妈妈理所当然地说道:“这个码子,正好是你的鞋码。蓝色运动鞋是不分男生女生的。这么新的鞋,难道还不能让你‘足下生辉’吗?难道你没听说过在困难时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吗?!”我怕她又要没完没了地忆苦思甜、讲述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困难时期穿补钉衣服、瓜菜代粮的相关故事,于是我特别认真地马上表态:“这蓝色运动鞋漂亮又结实,我很喜欢,我穿我穿!”

看吧,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对于勤俭节约已经完完全全地习惯成自然了,而且执行力还特别地强大。可是最近因为遭遇了“慰问金”事件,我却一度对她的“行为习惯”产生极大的怀疑。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去看望一位在人民医院住院的乡下的亲戚,妈妈居然就将装有两千元钱的信封作为慰问金递给了这位亲戚。

在我们这里,普通百姓看望病人的慰问金“行情”普遍就是两三百元,多的则是五六百元罢了,我妈妈出手却是两千元。我很不理解,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平时不是特别节俭的吗?为什么这次你出手却是如此大方?况且,那位亲戚与我们家也不是特别亲密,你这不是太反常了吗!”妈妈微笑着说道:“孩子呀,那位亲戚原本家庭贫困,我和你爸爸商量多给点慰问金帮助帮助理所当然呀。还有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并不是一味地减少支出,而是杜绝浪费,该花的钱则是不能省掉的,只是要把钱花在刀刄上罢了。”紧接着,妈妈又给我讲述了我们家庭世代传承勤俭家风的若干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经历了“慰问金”等事情,我这才真正地理解了勤俭持家的真正内涵。的确,我的妈妈真好,勤俭持家的家风真好,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本文正文字数1200字

2025年5月12日

作者简介:罗方艺,男,汉族,2011年10月出生。现就读于四川省乐山嘉祥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七班。课余爱好跑步、足球、书法和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