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14日电(朱善永 王梁)今年以来,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分局友协派出所,总能看到两个身影并肩而行——副所长杨帆步子沉稳,新警曹博帅紧随其后,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从警十年的杨帆,曾也是个跟在师傅身后的“新手”,如今成为警师,他总说:“公安的‘传帮带’不是简单教手艺,得先把‘心’交出去,徒弟才能接得住这身警服的分量。”

曹博帅年初刚从警校毕业,一身笔挺的警服衬得他满眼朝气,可第一次独立调解纠纷时,那股“书生气”还是露了馅。那天是两户邻居因楼道堆物起了争执,曹博帅赶到现场后,拿出学校里学的调解话术,一条条讲《民法典》里关于相邻权的规定,语速平稳、逻辑清晰,连一旁记录的辅警都暗自点头。可没等他说完,其中一位阿姨就急了眼:“小同志,你别跟我念法条,我就想知道这堆东西啥时候能清走,你是来解决问题的,还是来背课文的?

这话像根刺扎在曹博帅心上。回所里的路上,他攥着笔记本没说话,师傅杨帆看在眼里,傍晚特意拉他坐在值班室的长椅上。“你记不记得我刚带你的时候说过,警服是穿给群众看的,不是穿给法条看的?”说着从抽屉里翻出个旧本子,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调解记录,“你看我刚当民警那会,调解漏水纠纷,蹲在楼下跟大爷聊了俩小时养花经,最后大爷主动说,小杨你别跑了,我自己找工人修水管。”

他边翻边教:“法律法规是底线,但百姓要的是‘被在意’。比如今天那事,你先问问阿姨‘这堆东西挡着你出门,是不是绊过脚?’,再跟小伙子说‘你爱囤东西,是不是怕以后用着不方便?’——把法条裹在人情里,人家才信你是真心帮着办事。“

第二天杨帆带着曹博帅重新跟进那起纠纷。曹博帅先陪阿姨在楼道走了两趟,蹲下来量了量堆物占的宽度;又拉着小伙子看阿姨家小孙子的照片:“你看这孩子刚会走,万一踩着东西摔了,多让人心疼。“第二天一早,小伙子主动把东西清了。阿姨还端来一碟自己腌的咸菜:“小曹警官,昨天是我阿姨不对,你别往心里去。杨帆在门口笑:“你看,这才叫‘调解’——不只是让双方不吵了,是让双方信你了。”

曹博帅是个犟性子,认准了要干就干好,刚到所里那阵几乎整天都扎在案子上。有回为了查一起电动车被盗案,他连着三天泡在监控室,饭都是同事捎进去的,直到第四天早上栽在键盘上,杨帆才发现他眼里全是红血丝。

那天杨帆没让他出警,硬拉着他在三楼图书室里转:“我的老所长说‘你要是熬垮了,手里的案子怎么办?群众等你破案呢,可没人等你养病’。”他指着宣传栏里“人民公安为人民”那行字说,“这字不是靠熬出来的,是靠细水长流干出来的。你看所里的老张,每天准时回家给老伴做饭,可他管的社区十年没出过大案,这才是本事。“

后来杨帆特意找曹博帅聊了次天,翻着他的工作记录分析:“你对细节敏感,查监控能盯着一个角落看俩小时,适合往办案能手方向走,但得学会‘挤时间’——比如晚上十点前必须休息,周末抽半天回家看看,身体松快了,脑子才转得更快。”现在曹博帅的笔记本里,除了案情记录,还多了行小字:“晚上10点关电脑,每周给爸妈打个电话。“

最近所里接了起老人走失的警情,曹博帅跟着杨帆出去找人。路上他主动说:“师傅,我先去老人常去的公园问问,那里的大爷大妈我熟,上次调解广场舞噪音纠纷时跟他们聊过天。”看着曹博帅小跑着跟公园门卫打招呼的背影,杨帆摸了摸口袋里的旧本子——那里面,他师傅当年写的“带徒弟,先带心。”如今被他添了一行:“心连上了,警魂就续上了。”

作者:朱善永 王梁

供图: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