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27日电(通讯员 程超、徐贤华)随着新学期的到来,8月26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公安局组织治安、交通、刑侦、禁毒等多警种深入各中小学,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模拟等多元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安全知识盛宴。
活动现场,民警围绕电信诈骗防范、校园霸凌应对、法律知识普及、交通安全保障及警务技能展示五大主题,与师生深度互动。讲解过程中,民警摒弃晦涩术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解读,引导学生树立自我防范、遵法守法意识,自觉抵制各类违法行为。
“同学们,有人说‘借你手机卡用10块钱’,这种便宜千万别占!”反诈宣讲现场,民警以学生熟悉的“零花钱”话题开篇,拉开宣讲序幕。针对学生常用的游戏社交场景,民警进一步提醒:“玩游戏时遇到‘免费送皮肤换账号密码’,一定要警惕!这些人要么盗号卖装备,要么用你账号骗其他人。”民警边说边展示反诈宣传漫画,还将“陌生链接不点、个人信息不泄、可疑要求核实”的反诈口诀,以朗朗上口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反诈意识深植于心。
“别觉得跟同学吵两句、推搡几下没事,这可能违反相关法律哦!”治安民警手持宣传手册,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结合学生常见矛盾举例:“因小事故意损坏同学文具书本,或在走廊追逐打闹撞人不道歉,若造成不良影响,轻则赔礼赔偿,重则会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民警边翻法条图解,边向学生明确“不滋事、不损财物、不扰校园秩序”的注意事项,提醒大家遵法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同学们,骑车不戴头盔超危险!”“坐电动车可别违规载人,车身不稳容易摔下来!”“走路离车辆远一点,小心被突然打开的车门碰到!”交警结合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薄弱、对危险认知不足的特点,用直白的提醒开启宣讲。
为让知识更易理解,交警还设计了寓教于乐的体验环节:先扮演违规骑手骑电动车演示不戴头盔、单手骑车,提问 “大家看看,叔叔骑车有哪些不对的地方呀?”;再做西瓜模拟实验,对比后追问“‘戴’头盔和不‘戴’头盔的西瓜,结果差这么多,这说明什么呢?”;随后用小车演示视野盲区,引导孩子体验后发问“从驾驶员视角看不到同伴,这告诉我们靠近车辆要注意什么?”;最后模拟“开门杀”场景,反问“刚才的情况很危险,大家知道走路该离车辆多远吗?”。
学生们在观察、抢答的轻松氛围中,自然而然掌握了上下学途中可能遇到的交通安全隐患,将安全知识记在心里。
此外,操场另一侧的特警技能展示同样吸睛。随着嗡鸣声响起,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特警队员通过手中操控台向学生们实时讲解:“这是巡逻无人机,它能快速覆盖校园角落,帮我们排查隐蔽的安全隐患。”随后,警犬技能表演中,训导员一声指令,警犬便灵活跨越障碍、完成服从动作;在搜爆环节中,警犬更是循着气味仔细探查,很快从模拟包裹里精准找出“可疑物品”。一系列流畅表现引得学生们欢呼鼓掌,也让大家在近距离观察中,真切感受到科技与专业力量带来的安全守护。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太实用了!以前总觉得诈骗、霸凌离孩子很远,现在看来多给他们讲这些知识太有必要了。”老师看着学生们认真的模样笑着说,“尤其是民警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讲法律、做游戏,比我们单纯说教效果好多了,以后也会多和家长配合,把这些安全知识巩固好。”
刚参与完交通安全互动游戏的学生阿卜杜?热合曼兴奋地举着刚获得的警小熊玩偶说:“我知道了不能随便借手机卡给别人,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回去会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讲给父母听,让他们也注意安全。”
此次多警种联动的“开学第一课”,没有生硬的灌输,只有贴近学生的互动与体验。从反诈、反霸凌的法律宣讲,到交通安全的趣味游戏,再到特警科技与警犬技能的直观展示,叶城公安用“沉浸式”的安全教育,为孩子们送上了新学期最坚实的“安全礼包”。
下一步,这样的守护还将持续,叶城公安将以“警”护“学”的责任担当,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让法治种子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