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报社财经局11月21日消息(周阳 杨建坤)11月19日,由安徽财经大学、凤阳县小岗村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乡村小岗博士论坛在安徽小岗干部学院举办。校党委书记虞宝桃,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朱红军,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程燚,《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创新工程总编辑、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潘劲,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新龙,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出席开幕式。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朱红军主持。
▲会议现场
▲虞宝桃致辞
▲朱红军主持会议
虞宝桃指出,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行动指南。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经管学科优势,整合“三农”研究力量,先后成立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小岗研究院和安徽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不断深化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战略合作,持续搭建理论和实践创新平台,打造乡村振兴系列研究成果。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沿着“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发展路径,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学科科研优势,坚持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学理化研究与学术化阐释,自觉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为奋力打造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小岗样板”贡献安财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为服务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程燚致辞
▲潘劲致辞
▲李锦柱致辞
程燚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两强一增”行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次论坛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集思广益,深入研讨,全面领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奋力开创安徽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潘劲结合《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等学术期刊研究情况,指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她希望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理论系列研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良智、献良策。李锦柱简要介绍了小岗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与会学者结合小岗实际,聚焦现代农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建设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小岗样板”提供智慧与力量。
▲签订合作协议
党的二十大代表、小岗村党委书记周群之,安徽财经大学校社会合作处(校友与教育基金工作办公室)处长顾思伟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系统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在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入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探索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通道。
▲大会现场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等50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旨报告阶段由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储德银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何艳玲,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雷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宋雄伟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教授,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吴理财教授,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志胜教授围绕“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分别作主旨发言。会议研讨阶段设博士论坛和4个平行论坛,围绕“小岗精神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与社区建设”“乡村振兴与政策执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晨报社常务社长蔚楠先生应邀出席了会议,接受媒体采访。
文字|周阳 杨建坤
图片|樊金坦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