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自主维修破解施工难题

在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建设现场,3号布料机皮带突发裂痕——这个承担混凝土浇筑关键任务的设备一旦停机,将直接影响枢纽建设进度。面对以往需外部支援、耗时两天的维修流程,来自机械分公司的施工分队长寇承山果断决策:“立即自主维修!”

机修工戚传阳主动请缨。产业工人建设改革推行的“一专多能”培训在此刻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学习设备原理与维保技术,他已掌握皮带分层核心技术。手持美工刀的他全神贯注,在队友协作下精准剥离4层阶梯式接口,最薄处仅2毫米的操作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

团队协作下,原本依赖外援的维修任务仅用6小时完成,保障了当日浇筑计划。对比外部服务,单次维修节约成本千余元,年累计节省超4万元。更可贵的是,此举打破了“等靠要”的维修模式,为后续设备自主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产业工人改革不仅要提升技能,更要激发主人翁意识。戚传阳们的成长证明,当工人从操作者转变为管理者+维护者,提质增效便水到渠成。”

目前,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机械分公司正在拓展“设备管理+”培训范围,计划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