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自主维修破解施工难题
在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建设现场,3号布料机皮带突发裂痕——这个承担混凝土浇筑关键任务的设备一旦停机,将直接影响枢纽建设进度。面对以往需外部支援、耗时两天的维修流程,来自机械分公司的施工分队长寇承山果断决策:“立即自主维修!”
机修工戚传阳主动请缨。产业工人建设改革推行的“一专多能”培训在此刻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学习设备原理与维保技术,他已掌握皮带分层核心技术。手持美工刀的他全神贯注,在队友协作下精准剥离4层阶梯式接口,最薄处仅2毫米的操作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
团队协作下,原本依赖外援的维修任务仅用6小时完成,保障了当日浇筑计划。对比外部服务,单次维修节约成本千余元,年累计节省超4万元。更可贵的是,此举打破了“等靠要”的维修模式,为后续设备自主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产业工人改革不仅要提升技能,更要激发主人翁意识。戚传阳们的成长证明,当工人从操作者转变为管理者+维护者,提质增效便水到渠成。”
目前,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机械分公司正在拓展“设备管理+”培训范围,计划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