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光影留存初心印记

翻开中交一航局一公司袁河航道项目部的党建工作相册,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切片,记录着红色基因与工程实践交融的动人故事。从烈士陵园的铮铮誓言到VR安全馆的沉浸体验,从义剪服务的烟火温情到专题党课的思想淬炼,这些光影瞬间共同构筑了项目建设的“精神底座”。

项目部全体党员赴当地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纪念碑前,党支部书记领读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鸟鸣声交织回荡。青年党员在活动后感慨:“触摸历史温度,方知今日施工图纸上每道线条的重量。”这种沉浸式教育持续转化为攻坚动力,后续的工程攻坚期,党员突击队一次次刷新了施工纪录。

项目部开展的“爱心义剪”活动成为融合建设的经典场景。团队特邀当地的专业理发师,利用工休时间在生活区搭起临时发廊。刚结束夜班的技术员指着新发型笑言:“剪掉三厘米头发,清爽得像卸下十斤疲惫!”两天内累计服务五十余名工友,理发推子的嗡嗡声与家常闲聊相和,悄然消解着跨地域工友的陌生感。这种细微关怀延伸至日常,项目部建立的“职工需求清单”制度,已累计解决异地医保办理、子女暑期探亲等等诉求。

在项目部VR安全体验馆,项目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高处坠落、触电等16种事故场景,配合体感设备强化肌肉记忆。统计显示,体验者违章率同比下降三成以上,而新开发的“党史VR漫游”系统更让千里之外的红色展馆近在咫尺。大家体验后感叹:“飞夺泸定桥的VR场景,比书本描述震撼十倍!”

这些影像资料经系统整理后,已超越了纪念意义范畴。义剪活动剪影成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的辅助验证素材;VR安全教育截图被编入《安全可视化手册》;烈士陵园宣誓视频则转化为红色教育的必修课。正如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珍君所言:“党建不是孤立的模块,而是穿透工程生命线的金线。”

当下,袁河航道整治工程进度稳步推进中,而相册厚度仍在增加,这些光影是对航一建设者工作的肯定,这些记忆也将影响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