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匠心筑造“水下长龙”

在广东佛山顺德区的潭洲水道上,一座“水下长龙”正悄然成型。今年,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承建的顺德伦桂路潭洲隧道工程迎来关键节点——首节重达4万吨的沉管(E4管节)成功出运安装,标志着国内断面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亲历现场的通讯员,我站在国内首艘内河沉管专用船组“一航津安6”的横梁上,见证了这一刻的磅礴与精密。

潭洲水道施工水域狭窄,最大水深仅6米,传统大型海上沉管安装船无法进入。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内河沉管浮运安装多功能专用船组“一航津安6”“一航津安7”。该船组采用双船联动设计,长60米、宽74.2米,集沉管运输、水下碎石整平、高精度安装功能于一体,首次实现了5万吨级内河沉管的“一站式”施工。

还记得,项目总工程师张怡戈坦言:“外海经验无法照搬,必须从零开始创新!”首节沉管安装如同一场“水下芭蕾”。沉管长104米、宽40.5米,重量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塔尖结构。施工中,11台陆地绞车同步牵引沉管浮运至指定位置,专用船组通过自动调载系统、双船同步控制系统,在17小时内完成沉放、拉合与对接,误差控制在厘米级。项目团队还首次应用全流程数字孪生监控系统,实时模拟水流、沉管姿态,确保安装“零失误”。

从2023年5月正式开工,到2024年6月首节沉管预制完成,再到2025年6月全部沉管安装收官,项目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期间,我们创新采用“双排模块车组合转运技术”,解决狭窄场地内沉管移位难题;攻克“龙舟水”汛期水流干扰,利用自动绞移系统在复杂水域完成最终管节安装;192天完成4节沉管预制,创造内河沉管施工新纪录。

潭洲隧道全长2.23公里,沉管段316米,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预计2027年通车。届时,北滘镇(家电制造业重镇)与陈村镇(“中国花卉之都”)的通勤时间将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进一步推动广佛同城化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正如项目生产经理常青所言:“这座隧道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区域经济的‘黄金通道’。”

从自主研发国产专用船组到实现毫米级沉管安装,潭洲隧道工程彰显了我们在沉管施工领域的“链长”担当。作为一名通讯员、一名记录者,我深感荣幸能用文字与镜头,为这段攻坚史留存真实而滚烫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