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雪落无声 奋斗有痕

初冬的清晨,雪花如絮般飘落,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的施工现场目披上一层银装。塔吊长臂划过雾霭缭绕的天空,混凝土罐车在积雪压实的施工便道上碾出深深车辙——这片雪白世界中,航一建设者们呵出的白气与机械轰鸣交织成一曲冬日的奋进乐章。

零下的严寒中,测量员的镜片结起薄霜,手中全站仪却稳如磐石。为保障墩身浇筑精度,班组提前两小时预热设备,用棉布包裹棱镜杆防止结冰。“温差会导致毫米级偏差,我们必须比平时更专注。”不远处,技术团队正用热风枪烘烤钢模板接缝,防止混凝土受冻。据技术负责人介绍,他们用“动态温控法”,通过埋设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内部温度,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全流程可控。

当夕阳将雪地染成橘色,工地食堂的灯光成为最温暖的所在。厨师特意熬制了驱寒的姜汤,面点窗口飘出包子蒸腾的热气。宿舍区内,空调温度稳定在20℃以上,刚下工的技术员正和家人视频:“妈,你看我们这儿暖和着呢!”入冬前,项目部已为所有宿舍加装保温层,并发放了防滑靴和加热马甲。这种细致关怀转化为生产力,近期项目关键节点的完成率较计划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雪幕之下,安全员的橙色反光服如跳动的火焰,青年突击队的蓝色旗帜在塔吊顶端猎猎作响。最动人的是夜间施工场景,探照灯将雪花照得晶莹剔透,焊花如金雨洒落,工人们在雪地上踏出的足迹很快被新雪覆盖,却又在不断延伸的桥面上留下永恒的印记。“每道工序都是对严寒的挑战,”党支部书记如是说,“但我们用标准化流程和暖心保障,让冬天成为攻坚的黄金期。”

雪落无声,却见证着奋斗的热度;寒冬凛冽,反衬出匠心的温度。当春来回暖,这些在冰雪中浇筑的墩柱将成为通途的基石,而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早已刻进航一人发展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