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 题:食堂里的“匠心味道”

冬日清晨五点,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机械分公司食堂内的灯光已然划破夜色。灶台前,史剑英与刘俊美这对老搭档正默契配合——一人熟练翻动煎锅,一人灵巧揉捏面坯。五年前她们曾因家庭原因暂别岗位,去年重返时发现操作间依旧如故,而这份“不变”背后,是她们对炊事工作始终如一的赤诚。

被职工称为“佳肴魔法师”的她们,秘诀并非复杂的技法,而是始于倾听的用心。一次收餐时,史剑英偶然听到湖南籍技术员杨光跃思念家乡卤味,便与刘俊美连夜研究配方。她们反复调整香辛料比例,试味时辣得直喝水却仍坚持优化:“辣度够了,但香味要更醇厚。”一周后,当地道湘味卤味端上餐桌,杨光跃惊喜赞叹:“这就是老家的味道!”此后食堂特意准备香辣、微辣两种口味,这道菜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菜品。

针对工人体力消耗大的特点,二人创新推出“三合一手工牛肉丸”。纯牛肉口感偏柴,她们通过多次试验找到黄金配比:加入鸡肉提升嫩度,掺入猪肉增加油润感。捏制的丸子饱满弹牙,用筷子轻压后迅速回弹,成为冬日补充能量的热门菜。而刘俊美手工制作的酱香饼、千层饼等面食,更凭借精准的揉面力道与醒发时间控制,让职工尝到“家的温度”。

四季更迭中,食堂的关怀持续升级——夏季供应冰红茶消暑,冬季熬制热奶茶暖身。在这方充满烟火气的空间里,两位炊事员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用心浇注您的满意”内涵。每一道菜品背后,都是对职工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筑港人们人文关怀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