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9月12日电(程超、徐贤华)“电信网络诈骗不难防,不听不信不转账!”9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恰尔巴格镇的巴扎上,民警辅警洪亮的普法声穿透熙攘人群,像一束清晰的提醒,瞬间吸引往来群众驻足聆听,原本喧闹的集市里,悄然多了几分对“安全”的关注。

当日恰逢当地每周一次的赶集日,整个巴扎被浓浓的烟火气包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带着自家特产赶来,摊位前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交谈声、孩子们追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活像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热闹之中,民辅警也“入乡随俗”,在人群里稳稳“支起摊子”,一张简单的宣传桌、一叠反诈手册、几块醒目的警示展板,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用接地气的语言普法,让安全知识顺着宣讲声,悄悄融进巴扎的热闹里。

“大家平时挣钱不容易,现在电信诈骗形式多种多样,一定要小心!牢记不贪不占不受骗,遭遇诈骗第一时间报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未经证实的信息别信,更不能造谣传谣,否则会受法律严惩!”…… 民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介绍各类诈骗套路、严重危害及防范措施,还通过曝光贩卖 “两卡”、网上刷单、网络贷款、转账洗钱、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典型案例,让群众牢牢树立“天上不会掉馅饼”“转账就是诈骗” 的反诈理念。

“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骑乘电动车务必戴好头盔……”民警还以 “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为切入点,向过往群众宣讲秋季交通安全知识、出行注意事项,以及驾车超员、酒醉驾、驾驶无牌无证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导群众日常出行时牢记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规,知危险会避险,做文明懂法守法的交通参与者。

“您看这罐‘奶茶粉’,外观和咱们平时喝的饮品一模一样,但里面加了新型合成毒品,一旦误食,对身体伤害特别大!” 针对禁毒方面,民警举起仿真模型,声音清晰有力。现场讲解声此起彼伏,民警还结合当前常见的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假币等经济犯罪案例,向群众讲解各类经济犯罪的作案手段、特点及防范方法,提醒大家警惕 “高额回报”“消费返利”“快速致富” 等非法集资陷阱,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类经济犯罪活动。

“每回赶集,都能看见警察同志在这儿宣传安全知识,我们平日里过日子,难免会碰上些安全隐患,可听了警察这么一讲,心里头就敞亮多了,以后可得注意。”正在摆摊的一位群众一边说着一边向忙碌的民警辅警竖起了大拇指。

“巴扎是乡亲们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我们普法宣传的好阵地。我们多讲一句、多提醒一次,群众的安全意识就能强一分。”民警的话语朴实却有力。

2025年9月12日,共工新闻社了解到,下一步,叶城公安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的法律服务,让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以法治之力,点亮万家灯火。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