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21日电(通讯员 杜怡柔)中交一航局莆田项目部的财务办公室里,总飘着一种特别的 “热闹”—— 不是闲聊的喧哗,而是报表翻动的沙沙声、键盘敲击的清脆声,还有出纳员牛博带着困惑地问:“韩老师,这两个表的数字又对不上了……”  财务主管韩丙亮闻声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倾听小牛的问题,随后韩丙亮指尖在屏幕上轻点,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字:“你看这里,应付账款明细填进其他应付款了。”他顺手抽过桌上的便签纸,用铅笔勾勒出报表间的逻辑链条,“财务数据就像咱们以前列队,一个人站错位置,整个队伍都乱套。”于是,在小牛眼中,韩丙亮不仅是部门长,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在这之后项目部里“韩老师”的称呼比“韩主管”更响亮。    

当军号声的嘹亮转变成敲击键盘的清脆,当迷彩绿变为中交蓝,他誓将把军人的忠诚与坚韧融入于企业发展的脉络。从军营到企业财务岗位,他时刻践行“退役不褪色”,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四个字:精确、准时。

一次处理发票时,韩丙亮发现一份发票入账后,应付账款待结算增值税科目竟多出0.63元的余额,“这发票是按结算额开的啊,怎么会有尾差?”韩丙亮皱起眉头,立刻调出合同编号。这可是7年前的老项目,数据横跨旧“浪潮系统”和新“财务云系统”,他不得不切换两个平台反复核对。小牛凑过来看:“韩老师,直接调平余额不就行了?” 他突然停下动作,语气严肃起来:“调平容易,但财务不是凭空调整,每笔都要有所依据。你看,之前预结时把 0.67 元税费按 0.70 元入账,发票却是按实际金额开的,累积下来这尾差就成了‘糊涂账’。”他拿起泛黄的合同复印件,铅笔在结算条款上逐行勾画,又拨通预算员的电话:“刘工,2019 年 8 月那笔分包款预结税额,得按原税率重新拆分……”最终,他不仅找到了尾差的来龙去脉,还给小牛补了一堂 “数字溯源课”:“每个数字都得有真凭实据,就像当年站岗,少一秒钟都不行。”

财务工作看似文气,可韩丙亮秉持着 “令行禁止,使命必达” 的硬核特质。去年秋天,广东鹤山的老项目突然传来消息:“业主要开票付款,明天必须拿到发票,不然付款窗口期就过了!” 电话里业主的语气很着急,韩丙亮当即应下:“放心,发票一定准时开具。” 挂了电话他才发现,项目部到鹤山要走 800 公里,直达高铁早已售罄。  

“先出发再说,路上想办法,就当急行军,不怕慢就怕站!”他揣上外经证和合同复印件,抓了个面包就跟着项目部的车往火车站赶。他一边乘坐项目部车前往火车站一边策划今天的复杂行程,勾选“火车+汽车”中转的组合方案 :先深圳北,再广州南,紧接着到江门,再从江门坐车到鹤山。夜幕降临时,他还在换乘站的候车厅核对资料,到了目的地则直奔税务局门口,记下了明早的上班时间,以便第一时间办理业务。凌晨 1 点入住旅馆时,鞋子上还沾着赶路的尘土。

第二天清晨,税务大厅的卷帘门刚升起一半,韩丙亮已经站在取号机前排队。预缴开票过程并不顺利,业主更名的文件格式不符合要求,办税员面露难色。他有条不紊地拿出合同原件逐页讲解,又站在对方角度解释流程合规性:“您看,这是业主更名的官方文件,条款里写了‘更名后履约主体同步变更’……”执着的眼神和清晰的逻辑打动了办税员,请示领导后终于顺利预缴。拿到完税证明的那一刻,他给项目部发了条消息:“完税证明已到手,票即刻开好,马上返程。”丙亮仰慕篮球明星的“强解”能力,工作上他也一遍遍地走“强解”之道。

初到福建的韩丙亮对福建这片海承载的海军历史充满敬意。他很向往胡里山炮台、马尾船政文化遗址,去再次感受先辈投身守护万里海疆的荣耀与责任。夕阳映照在他桌面上的 “中交蓝” 工牌上,旁边压着一张褪色的军营照。远处仿佛又响起嘹亮的军歌,那歌声穿过军营的操场,穿过财务部的键盘声,成了他守护企业 “经济防线” 的永恒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