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5月10日电(高宝玲 王时)2025年5月3日21时15分,夜色中的哈尔滨飘着细雨,一通焦急的报警电话打破了平静:“我把包丢在32路公交车上了,里面有只跟了我五年的乒乓球拍……”哈尔滨市道里公安民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快速锁定报警人位置,3分钟后,巡逻民警廉瀚、吕鑫已驾车到达现场。

【酒后大意丢“老友” 兵乓球拍藏深情】
“那球拍是老师留下的,陪我打过省赛……”在公交站旁,浑身酒气的杨先生语气哽咽。原来当晚他与老友聚会,微醺后乘坐32路公交车回家,下车时将灰色双肩包遗落在后排座位上,包内除了证件、现金,更有一支陪伴其5年的定制乒乓球拍,手柄处还刻着名字缩写。
【“视频+调度”双线追踪 10分钟锁定目标】
民警廉瀚一边安抚杨先生,一边开展视频寻踪。通过联系综合指挥室调取视频监控,确认其乘坐的公交车牌号;辅警吕鑫则联系公交集团,与32路车队吴队长建立三方通话。通过调度系统,吴队长迅速锁定末班车驾驶员,车载监控显示背包仍静静“躺”在车厢角落。21时30分,民警驾驶警车载着杨先生到达公交车旁,当驾驶员将物品交还时,杨先生摸着球拍上的刻痕连声道谢。而此时,距接警仅过去15分钟。
【笔墨传情 警民共绘“百家暖”】
次日清晨,杨先生带着连夜挥毫的书法作品《情暖百家》走进派出所。遒劲的隶书旁附着小楷注解:“百家灯火平安夜,最暖不过‘有困难找警察’。”民警廉瀚接过卷轴感慨:“这‘百家’里,有尽职的公交人,有信任我们的百姓,更有一刻不敢懈怠的初心。”
作者:高宝玲 王时
供图: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