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青浸墨彩绘壁画传承人马发虎处获悉,杨陵区文化馆拟将该项目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正在筹备配音的短视频工作。

以下是该项目的拍摄脚本:

承青浸墨绘 绽壁上华光

——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短视频脚本

在陕西杨凌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种民间技艺——青浸墨彩绘壁画,犹如璀璨明珠般熠熠生辉,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三秦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青浸墨彩绘壁画,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青墨为主色调,勾线染色匀用墨色、青墨色、深墨色,使得画面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同时,彩绘部分则以绿蓝草、垛子、池子、方心、盒子、吞口、瑞兽、大头脸谱、人物故事等表现手法为主,使得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

青浸墨彩绘壁画传承人马发虎,自幼喜欢绘画,十四岁便拜扶风民间传统彩绘壁画大师李新乾学艺,他悉心钻研、不断精进,勤劳刻苦、以艺养家,手法娴熟、脉络清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寺庙景区和文保单位。他不仅深刻领悟到了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的精髓,而且还撰写了绿蓝草彩绘技法、青浸墨传统壁画技法等多篇理论文章,发表在《陕西市政》《西北建设》等刊物杂志和网络媒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着自己努力与贡献。

青浸墨彩绘壁画,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们倾注大量的心血与智慧。

首先,要制作地仗。用粗泥、细泥和粘土等混合麦草、棉花、米糊、动植物胶、明矾等材料,经过多层次的抹批处理后,使墙(表)面平整光滑,为壁画制作打下基础。接着,还需要用油灰、漆灰做彩绘(或壁画)部分的地仗。

其次,进行彩绘(或壁画)创作。彩绘时先制图扎谱子、拉大色、挂色挂粉,立粉贴金画方心等步骤;而壁画创作则更加复杂,要先规天地,再进行立骨布局(立骨,即是勾勒人物的形体;布局,则是对画面的整体进行构图)。创作时要求匠人们胸有成竹,用朽夹进行朽样,将意象中的图纹用朽夹勾勒出来。

朽样之后,便是落墨的环节,这是整个绘画中最关键的环节。要求笔下有力、线见功力,勾线、运线要均匀流畅,线条要在漂柔中带着刚劲。

最后,上色成型。上色前,要对颜料加工处理,以矿物质为主,辅助以植物颜料,调色则用动植物胶调制;上色时,要区分颜色层次并均匀着色,使得画面生动逼真;上色后,还要完成开墨线、画衣锦纹、染色、立粉与贴金等步骤,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华丽夺目。

青浸墨彩绘壁画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广泛应用于寺庙、仿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它以青浸墨为主要表现技法,再现了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给人们带来了高雅的视觉享受。同时,它也如诗如画地诠释了陕西的人文、地域、宗教的审美观,成为西府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逐渐走向了濒危的边缘。许多珍贵的作品因岁月的侵蚀而受损,令人痛心不已。

作为传承人,我们诚恳地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希望有关专家能够给予支持,为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的传承谋划和助力。我们仍然会继续采取措施挽救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了解和热爱这一技艺;通过师徒传授、举办培训等方式,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通过爱心人士、社会团体捐赠等方式,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为传承与发展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也相信,在省市区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青浸墨彩绘壁画这一宝贵的古老技艺,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光彩,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