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松:潤物細無聲
共工日報社-共工網
2020-07-06
閱讀:806
字體:
小
中
大
7月2日下午,安徽省金寨縣城新區影劇院小會堂外大雨如注,室裏卻是一片靜谧恬淡,金寨縣農業農村局的幹部職工們濟濟一堂,正在饒有興味地聽取金寨縣委史志室主任、縣檔案館館長胡遵遠同志講述金寨的紅色曆史和紅色故事。
這次講課,胡遵遠同志從細微之處着手,重點向人們介紹了在金寨組建的12支紅軍隊伍,特别詳細地講述了誕生于金寨、極富傳奇色彩的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的故事。
短短的1個小時,胡遵遠同志帶領人們穿越曆史,回到了那烽火連天的峥嵘歲月。然後通過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串串真實的數字,讓人們比較輕松地理解了爲什麽把金寨稱之爲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的深刻道理!
在此基礎上,胡遵遠又給大家進一步地闡述了有關“兩源兩地”理論的一些相關知識,介紹了“大别山精神”的凝煉經過、深刻涵義與時代價值。胡遵遠最後說,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大别山精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标,同樣離不開大别山精神。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一定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别山精神,努力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讓大别山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放射更加燦爛的時代光芒!
來源于:共工日報社-共工網作者系金寨縣委史志室任少松
來源于:共工日報社-共工網
URL:https://cn.kgongcn.com
作者:任少松
共工新聞編輯:董勇_GD020
共工新聞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共工新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 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範圍内使用時應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将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所有的圖片作品中,即使注明“來源:共工新聞”及/或标有“共工新聞”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網對該等圖片作品享有許可他人使用的權利;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僅有權在授權範圍内使用該等圖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聞記者XXX攝”或“共工新聞記者XXX攝”的圖片作品,否則,一切不利後果自行承擔。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共工新聞)”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如因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内進行。
※網站總機:00852 2583 2105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郵箱聯系共工新聞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