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不远,一片竹园郁郁葱葱。轻风掠过,竹叶沙沙作响。竹园主人、乌干达竹业协会主席弗拉维亚·娜布吉尔正仔细查看竹子长势。

“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开始投身竹产业,这与中国经验密不可分。”娜布吉尔曾任乌干达水资源和环境部国务部长,曾多次前往中国参加研修研讨活动,其中不少与竹产业相关。

“在一座巨大的展览中心里,展出了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种类之多令人惊叹。”回忆起参加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的经历,娜布吉尔如数家珍。她还在中国专家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竹子种植园、加工厂等,现场观摩了竹子如何被加工为家具、竹炭等高附加值商品。娜布吉尔说:“充分发挥竹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潜能,这种创造财富、保护环境的做法令人鼓舞。”

回到乌干达后,娜布吉尔成立了竹业协会,致力于共享竹子生产加工相关知识和技术资源,推动当地竹产业发展。如今,该协会已拥有300多名成员,经常组织竹林种植管理、竹子生产加工和竹产品营销等培训。

乌干达竹产业发展的故事,只是中国援非人力资源开发众多合作项目中的一个。

近年来,中方通过开展官员研修研讨、技术人员培训、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等项目,积极推动援非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涉及政治外交、公共管理、国家发展、农业减贫、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体育、交通运输等17个领域百余个专业。

“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乌干达副总统办公室经济事务顾问安东尼·穆拉表示,他曾赴华参加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研修班,并正在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乌干达的工业园区建设,“期待中国未来能开设更多相关培训、研修课程,尤其是在新兴城市规划、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领域与我们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本报开罗、约翰内斯堡、北京6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