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印尼2月8日电(通讯员 巩雪)除夕夜,印尼加里曼丹岛分外潮闷,海风裹挟热浪,拍落了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测量员耿东额头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重启故障的净水机,心情放松下来。远处烟花此时骤然绽放,照亮了他满是汗渍的脸庞,“还好没耽误大家守岁完洗热水澡的事儿!”

今年是耿东在海外的第五个春节。除夕一大早,对讲机里就传来急切声,“老耿!三号泊位桩基工作面出来了,赶紧来放坐标点!” 潮水不等人,耿东放下手头择了一半的菜,迅速抓起测量仪,身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中,空气中回荡着他的张罗声音,“大家先剁馅,现场完事儿咱接着包饺子。”

年前,耿东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了年轻的同事,接了现场不少工作。

“我可不能弄砸了,”作为老大哥,他向来照顾同事,每次有事总是第一个帮忙,“年后还得把现场漂漂亮亮地交接回去!”

中午时分,耿东回到项目部,发现材料员小于屋里的水管爆开,水喷溅得到处都是,屋里一片狼藉。耿东赶紧招呼财务小高,“快!关总闸!拿生胶带!” 手忙脚乱,三人不一会儿就浑身湿透,折腾了半天,终于把水止住,残局收拾干净。

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耿东打趣道:“大过年的被水泼,没准是好运要 ‘上头’,来年好事一桩接一桩!”两个小伙子被逗乐,“诸葛亮要有咱这福气,东风都不用借,直接撵着他吹……”三人乐得前仰后合,门上被水溅湿的福字都显得更喜庆了。

“耿大哥、小于、小高,换身衣裳快来包饺子啊,”其他人招呼道。食堂里,菜香、馅香正混合着灶台的油烟味,营造出复合的年味,三十斤面团在耿东手中上下翻飞,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擀皮的姐姐手法娴熟,擀面杖在案板上快速滚动,发出 “哒哒” 声响;包馅小伙则全神贯注,手指灵活地捏着饺子皮。“这儿买不到韭菜,可褶子得捏的和家乡一模一样,这褶子啊,褶的都是咱对家的念想。” 耿东一遍揉着面,一边指点本地帮厨安娜捏十八褶。

年轻技术员小陈笑道:“待会发朋友圈给家里人看看,耿大哥包的饺子地道不!” 第一锅饺子在沸水中翻滚着煮好,热气腾腾、香味四溢。耿东赶忙拿起两个饭盒,小心装上素馅饺子,“给印尼同事端去,让他们也尝尝中国美食。”

远处清真寺悠扬的晨祷声传来,和电视里欢快的《春节序曲》交织,天边绚烂的烟花闪烁。项目部众人吃了饺子,春风满面,相互碰杯。

检查完净水机的耿东听着身边年轻人用各地口音给家人拜年,有的带着浓浓的乡音,有的因激动而哽咽……他笑了笑,走到角落里,打开微信,给儿子拨了过去,铃声响起,他不由感叹:

“这七嘴八舌的乡音,比任何鞭炮声都热闹、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