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周秋连报道:在纪念长征出发90周年的重要时刻。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人物频道副主任,原时代中国网总编周秋连、原人民代表报湖南中心副主任、资深传媒人士,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会同时代中国网文化艺术团张颖团长等,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这次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这片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英勇奋斗与牺牲的热土上出发,一场关于信仰、勇气与坚持的精神之旅悄然拉开序幕。
2024年5月11日我们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定镇,探访了这座英雄的城市。
当晚,我们下榻在大渡河畔的宾馆,铁索桥距此仅百步之遥。由于上游修建了大坝,大渡河水不再凶湧泡哮。推窗凭栏,但见河水波光鳞鳞,绿波如织。加之山峦挺拔,铁索桥横跨两岸,彰显出一种特有的壮丽、碧绿、幽深和温婉。抚今追昔,让人无不沉浸在当年的峥嵘岁月,激发出无限的感慨。
泸定县城不大,只有10来万常住人口。城市基本没有高楼大厦,公路也较狭窄。但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具有明显的汉、藏、彝混居的鲜明特色。
中午,我们直奔泸定桥纪念馆一一这是当年靠全省、甘孜州和泸定人民集资200万元兴建起來的。在广场列队我们也在纪念碑前列队默哀和献花,向英雄之灵表达崇高的敬意。
“抢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都是在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由红四团(叶挺独立团的前身)组织进行的两场殊死的战斗。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楊成武的率领下,从石棉安顺埸出发,创下一天一夜行军240里的最高行军纪录。
据史实记载,抢渡大渡河是17勇士。而“飞夺泸定桥”则是22名勇士。激战中,4名战士中弹溺水。最后,只有18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突破天堑,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连美国卡特任期的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就说:“泸定桥战役是在长征途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要是渡河失败,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故,后来也有了“十三根铁索链,托起一个伟大的共和国”的美誉。
当夜和第二天清晨,我们久久地徘徊在泸定桥上,凝视着大渡河永不停息的江水,深情地抚摸着桥上粗壮的铁链,心如潮湧,似听到了当年激战的枪炮声和战士们惊天动的呐喊!
红军长征,是用汗水、信念、执着走出的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解放劳苦大众的路。可以让人受到教育和感染,激发起奋发有为的精神,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它的伟大、壮观、神奇,至今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的精神,跨越时代,在历史的时空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长征精神的传承者。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让我们携手并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泸定桥在这里安息的烈士之魂,历史书太薄,装不下他们的伟大,视频太短,道不完他们的功绩。但是请允许我说一声谢谢你们!如今山河已无恙,国泰且民安,忠魂请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