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7日,“追夢中華·75載築華章”2024海外華文媒體四川采訪團一行走進樂山市。大家深入沙灣區、峨邊彜族自治縣和五通橋區,記錄新質生産力發展在推進高新技術研發、助力鄉村振興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的實踐成效,宣介地區文化旅遊産業資源。采訪團團長、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樂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席代金,四川省僑聯二級巡視員餘文彬等參加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長期實踐探索中,産生了郭沫若等一大批名家大師,爲我國當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進行了開拓性努力。”

位于沙灣區的郭沫若故居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是郭沫若出生及少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這裏原汁原味地保留着郭沫若青少年時代居所的風貌,陳列着大量珍貴的曆史圖片、著作和實物,比較全面地展現了郭沫若的傳奇人生。

郭沫若故居

走進故居,采訪團通過聆聽介紹,與當地學生共同開展“尋文脈覓甲骨·習家風傳家訓”研學活動,深入了解了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研究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浸式”體驗了郭家家風家訓的豐富内涵。切身感受了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長環境和他在中國曆史研究、文化傳承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采訪團成員、加拿大中華新聞社社長常建國說:“郭沫若故居是樂山的文化重地,作爲一名海外華文媒體人,我會把看到的、聽到的通過媒體平台向全球推廣,向海外推廣。”

采訪團成員、美國華盛頓中文電視台副台長袁豔說:“我會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讓更多外國人了解到中華文化、沫若文化,特别是要引導和帶動海外華裔青少年走進中國、走進四川、走進樂山、走進沙灣,開啓更加豐富多彩的‘尋根之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民群衆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2017年,脫貧奔康的春風吹到位于峨邊彜族自治縣的茗新村,在政策的引領支持下,聚焦宜居、宜業、和美,茗新村走出了一條生活富足、治理有序的振興之路,形成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的發展格局。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四川省(5A)先進村黨組織”“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榮譽。

茗新村

走進茗新村黨群服務中心、積分超市、“彜步千年·文旅新寨”綜合體、浙川峨邊農産品加工園區,采訪團了解了茗新村從無到有的美麗蝶變,近距離感受當地群衆的幸福生活。

積分超市

采訪團成員、埃及《中國周報》副社長朱新娥感歎道:“這裏桃花盛開,整潔且美麗,有一種恍如仙境的感覺。”在聽說茗新村距離峨邊南站高鐵站隻有8公裏時,朱新娥非常意外,她感慨,便利的交通條件讓茗新村與外界有了溝通的橋梁,相信峨邊彜族自治縣和茗新村會越來越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位于五通橋區的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當地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企業代表。采訪團通過參訪福華通達公司綠色工廠、離子膜燒堿裝置控制室;走進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數字體驗中心,了解多晶矽生産工藝以及企業安全生産情況等,進一步感受了科技引領區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

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

采訪團成員、加拿大搜羅集團執行董事陳林說:“五通橋區的化工企業充分展現了樂山的先進生産力發展現狀。我非常樂意通過平台,講好樂山故事,展示樂山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此後,采訪團一行還将赴廣安采訪。

來源:四川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