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国新闻教育自主人才培养——《范敬宜文集》《南振中文集》《李彬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召开。新华通讯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昆,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张晓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院长周庆安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言。座谈会由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赵月枝主持。

周庆安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三部文集的顺利出版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说,新闻教育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篇幅、浓墨重彩地强调了完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也为今天的新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范敬宜文集》《南振中文集》《李彬文集》等凝聚前辈智慧的力作,必将激励后来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此次出版的三部文集有助于填补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启示我们更好地梳理“学科”和“专业”的关系,以人才培养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学科的特点和定位。他进一步提出,在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应明确四个原则: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以事实为基础,三是以逻辑为方法,四是以真理为目标。在新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新闻业界和学界都面临诸多挑战,学界应当善于整合资源,发挥理论引领的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高度评价了三部文集出版的重要意义。他回忆了与三位作者相识、共事的往事,认为他们的共同品质在于既温和、勤奋,又有很强的党性和原则性,且始终怀抱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他认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终其一生都在学习,但大学教育是“系好第一颗扣子”的关键,因此,加快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强中国新闻教育自主人才培养十分重要。我们通过这三部文集向前辈师长学习,就是要传承他们的思想和作风,培养更多更好的新闻人才,使党的新闻事业薪火相传、青蓝相继。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三部文集的作者都是“真懂、真信、真践行”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仅有很深的理论造诣,而且积极地将自己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刻理解融入新闻教育实践中,产生新知、培育新人。在三位作者的支持和影响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仅早在2007年就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新体系”,而且多年来在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方面锐意创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值得其他院校学习借鉴。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昆认为,在传播生态转型的大背景下,新闻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新闻教育向何处去,是每个从事新闻教育的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当下,新闻学界与业界的融合发展还存在问题,如学科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满足行业形态变化的需要,这些问题对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三部文集的出版,很好地回应了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而且对于媒体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认为,三部文集的出版,启示当代的新闻教育工作者从两个方面看待前辈的经验积淀:一是从学者的角度,学习他们做学问的态度,提高自身修养;二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学习他们关爱后学、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尽管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只要我们坚持立足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把前辈开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就一定能不断突破原有的知识视野、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形成学科的独特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认为,此次出版的三部文集,将两位业界前辈和一位学界前辈通过新闻教育结合了起来,体现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博大的情怀追求。他从学科建设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三位作者为莘莘后学提供的回到中国大地、回到实在学问、回到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指出这样的作品对培育我国未来新闻事业与理论研究所需的结构性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认为,对于新闻教育者来说,阅读三部文集有助于启发他们思考师者的能力与责任。她指出,今天的大学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让大学教育面临挑战。教育者必须自己功力深厚,基础扎实,才能赋能学生。她进一步提出,在今天的新闻教育中,要善于把握“道”与“术”、“常”与“变”、“知”与“能”这三对关系。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认为,此次出版的三部文集紧扣“自主人才培养”的主题,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从三位作者的履历来看,他们都有新闻教育一线工作的经验。甘惜分先生所说的“立足中国土,请教马克思”,在他们的实践中,不仅是落笔的立场,也是育人的路径。他结合曾任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的范敬宜先生的论述,指出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坚持在守正的前提下推动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张晓锋认为,三部文集的作者堪称新闻业界和新闻学界乐业、敬业、勤业的典范,他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中国新闻界培养未来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给养和鲜活的经验素材。三位先生的作品,不仅饱含智慧,而且文笔细腻、平易好读,引领着一代代新闻学子成长、成才。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纪海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郭晓科、吕梁学院讲师常志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陆洪磊等青年人才,在座谈会最后围绕学术出版、产业发展、基层人才培养、青年学者的文化修养等问题阐发了观点。来自新华社、《新闻战线》《中华读书报》等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的十余位记者和编辑列席会议并参与了讨论。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