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越

工人日报社国内新闻部编辑

触碰社会热点,聚焦当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价值选择、制度构建契合时代要求,正是新闻报道的应有之义。第33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直面前沿问题,紧扣时代脉搏,力求探索劳动者“因工受伤”后及时获得保障的新路径。报道聚焦的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解决的是当下劳动者普遍关心关注的事,是践行“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一次实践、一次尝试。

触碰热点,直面问题,

发出尊重劳动价值的时代呼唤

直面改革进程中劳动关系领域的前沿问题,密切关注与百姓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利益攸关的社会动向与重要事件,回应劳动者关切,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工人日报》的主阵地和特色所在。

当前,我国职工总数为4.02亿人左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伤认定出现了一些新课题、新挑战。比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其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方面的灵活性,如何认定“上下班途中”“工作时间”成为一大难点;再者,科技的进步为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居家办公、随时随地在线工作打破了线下坐班的传统时空限制。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一些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发广泛讨论。

《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系列报道就是针对这一现实热点,聚焦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分为6篇,力求探索劳动者“因工受伤”后及时获得保障的新路径。

当前,全国有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合法权益如何保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密集出台了相关文件,推动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中央关心、职工关切、社会关注的汇集点,就是报道的发力点。2022年7月,人社部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多地陆续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系列报道,聚焦的既是劳动者当前最关心的权益,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很好地将现实问题与高层政策连接起来,并且推进相关制度的完善,这也成为报道团队推进本组报道的追求。

贴近现实,不吝脚力,

沉下身子倾听劳动者的内心期盼

《工人日报》是一张职工群众大报,在时代变革的滚滚洪流中,始终立足“三工”(即工厂、工会、工人),反映普通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回应职工群众关切。如何回答“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这一大主题?记者选择在基层一线找故事,在故事中找价值,沉下身子倾听劳动者的内心期盼,寻找他们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

报道中,记者走近普通劳动者,与他们交朋友、话冷暖,记录下他们的声音和故事:

“明明是上班路上被车撞了,保险公司却称因居住地不明,无法证明是否为上班途中,拒绝赔付。”外卖骑手小张的遭遇反映了骑手面临的普遍问题:无固定工作场所,如何证明是在“上班途中”受伤?网约车司机董利民同样道出自己的困惑:“在服务时间”该怎么算?“平台如果仅仅把从软件上接到订单开始,到送乘客到达目的地结束这段时间看作是工作时间,那明显是不合理的。”“90后”网络主播曾雪梅讲述,她每天在家直播9个小时,结果因高亮度的补光灯而患上职业性眼病,申请工伤认定却卡在“发生事故地点”一栏,因为“大多会因为‘居家’而被驳回”。

记者深入采访了包括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平台主播等在内的多名劳动者,都是一线的声音,都是真实的故事。整组报道始终以“人”为报道的切入点和关注点,通过丰富、鲜活个案的呈现,激起共鸣、共情,从而实现好的传播效果。

把握导向,凝聚共识,

在法治框架内探寻解决之道

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并挖掘问题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增进共识,提供社会治理方案。当前劳动关系类型多样、职工利益诉求多元,这要求新闻报道在法治框架内“踩好平衡木”,不“拉偏架”,把握问题性和建设性的平衡。“帮忙而不添乱”,不仅是新闻媒体应该秉持的理性立场,也是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的责任和担当。

《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这组系列报道,在报道一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平台灵活的就业形态而面临工伤认定难题的同时,也引导公众看到,新业态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劳动者有困惑,用工企业和平台也有困惑,陷入“自说自话”的争论或一味将责任推给平台,都对解决问题无益。

在记者报道的外卖员小张受伤索赔这一案例中,审理法官道出裁判路径:“如果机械认定、一判了之,一方面忽视了行业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损害了骑手和公司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新业态的发展。特殊行业从业人员‘上下班途中’认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2000多万货车司机家在车上,活儿在路上,受到伤害咋认定?学者建议需要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尽可能将这种情况下的伤亡纳入工伤范畴是更合理的做法”。收尾篇《穿透迷雾,让工伤认定回归本质》中,多位专家提出核心观点:回归工伤认定的本质,这是根本性解题思路,“这涉及劳动者基本身份和基本权利的认可问题”。

整组系列报道结合大量当下新近发生的、引发社会关注的司法判例,采访多位劳动法领域专家学者,并给出一些地方已在开展可作借鉴的新尝试、好举措。从直面问题到挖掘成因再到最后提出建议,系列报道比较完整地回应了当前劳动者心中的疑问和社会公众的关切,在法治框架下为化解现实难题、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宽视角、有用参考、有益帮助。

【专家点评】

魏武

大众日报社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

《工人日报》推出的这组系列报道,切中肯綮,振聋发聩,是不可多得的新闻佳作。

首先是问题抓得准。中国2亿多灵活就业人口由于在劳务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等方面具有的特殊性,造成工伤认定面临很大困难。这组报道敏锐地抓住这一问题,说明作者不仅独具慧眼,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

其次是对症下药,积极促进问题解决。这组报道没有片面以劳动者代言人自居为他们“强出头”,而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国家政策和法律为依据,针对灵活就业者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是文风朴实,靠事实说话。这组报道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词藻,6篇文章引用了近20个案例,采访了18位政府官员、专家、法官等,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专业政策法律问题,可以说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一部“维权宝典”。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11期

原标题|《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 触碰现实热点 叩问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