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4月17日电(通讯员:刁宣淇 刘韵之 刘天睿)寻觅荆楚地域瑰宝,探索金脉地标密钥。为深入探寻地理标志产品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密钥,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联合湖北省商标品牌与地理标志研究院,以“青年为乡村振兴事业挺膺担当”为指导,聚焦湖北省各地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状况,紧扣地理标志产业运营与保护这一核心,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地理标志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探访荆楚,解码地标发展“全景图”

地理标志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2022年,团队负责人刘天睿心怀用自身所学投身家乡建设与地理标志产业结缘。“我想让更多人爱上赤壁青砖茶”的愿望在刘天睿心里生根发芽。从中国青砖茶之乡咸宁赤壁开始,听涛社会实践团踏上了全省地理标志产业调研之路。近三年,团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奔赴咸宁赤壁、宜昌秭归、荆门京山、黄冈蕲春等全省17个地区的62个县市区,共计调研地理标志产品51个。

实践团成员通过“多点调研+问卷访谈”的模式,针对地方发展情况与产业特色设计调研实践方案,全面研究湖北省地理标志产业保护与运营问题。实践团成员“因地制宜”,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标志产业系统设计对应问卷、提出访谈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有效问卷5,435份。实地走访党政机关、产业企业、行业协会与农户合作社等主体102家,形成深度访谈稿153篇,调研材料36万余字。成员们深入田野地头,寻觅地标瑰宝,观绣丽、品香茗,在躬身实践之中探求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矩阵赋能,描绘地标产业“新蓝图”

以青年之名,赴家乡之约。用青年视角聚焦家乡地理标志产业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团队成员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原创微视频《听涛静流 茗响青砖》与《茶香四溢,乡村振兴路》全网展播浏览量突破20万次。用青年视角、青年声音宣传地标文化,推广地标产品,讲好地理标志生动故事。

团队创新步履不停,坚持多维矩阵赋能地理标志产业宣传路径多元化。团队围绕社区、校园、企业等活动场景,以“地标微课+”“普法宣传”与“公益服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科普50余次,覆盖群体广泛,达3万人次。成员精心制作了精美的折页、醒目的易拉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积极互动环节,通过知识问答、产品品鉴等形式,激发居民对地理标志的兴趣,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献策荆楚,青年为产业发展“划重点”

团队以各类相关学科竞赛为契机,联动多地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与地标企业共计67家,通过“以赛促新”的方式,为各地地理标志产业的保护与运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共计获得省部级奖项21项。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赤壁市茶叶协会、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八月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达成合作。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与赤壁市茶叶协会就赤壁青砖茶国家级地理标志示范区筹建验收工作相关事宜达成合作,为地理标志产业品牌运营与建设工作注入青春力量。

“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向往”刘天睿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省地理标志产业保护领域的深入调研,也是当代青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团队将秉持青年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挺膺担当的理念,深入挖掘总结经验,书写全国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新范本。

据悉,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曾获2024年团中央“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湖北省2024年暑期“三下乡”重点立项团队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多次。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团队对现有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建议与方案。其中相关建议报告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研究建议获多家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与产业企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