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蘋果“神仙打架”,三星電子“斷臂求生”?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9月10日,華爲蘋果同開新品發布會,華爲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蘋果則發布新款手機iPhone 16系列。 而在某個“無人在意”的角落,三星又被爆出裁員的消息。 9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電視和内存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正在裁減其海外員工,部分部門裁員幅度高達30%。 這已是9月份三星電子第2次被曝裁員。9月4日,據韓媒《首爾經濟日報》報道,三星電子已經裁掉中國區員工130多人,占中國銷售部門人員的8%。 《三聯生活周刊》認爲,三星繼續大規模裁員,意味着已經無意重振中國手機市場,隻在中國保留最低程度的存在。 01 回不來的中國市場 事實上,作爲全球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三星電子裁員的消息并不是無人問津,隻是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三星早就“排不上号”了。 據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到今年上半年三星在中國的份額已不足1%。 而在2012年,三星在中國銷量的高達3006萬部,妥妥的中國手機市場“老大”。不過,在此後的一番“騷操作”之後,三星幾乎是再無可能回歸中國市場。 2016年被認爲是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分水嶺。2016年,三星的NOTE 7發生爆炸事故,全球多家航空公司甚至禁止三星手機上飛機,三星的高端形象受損。此外,在爆炸發生後,三星遲遲不召回中國市場的手機更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憤怒,使得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驟降。 同時期,國産手機如華爲、小米等迅速崛起,迅速搶占了市場。三星手機慢慢在中國“查無此人”。 期間,三星也想“奪回失去的一切”,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2019年,三星宣布“重返中國市場”,強調創新與産品,但未能重獲消費者青睐,銷量持續低迷。同年10月,三星關閉惠州工廠,全面退出中國手機生産。2013年該公司在華員工數量爲63316人,而到2022年初,這一數字已降至不到20000人。 在中國市場,三星競争不過本土品牌。不過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三星牢牢守住了自己全球手機老大的地位。數據顯示,2023年,三星在全球42個市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2024年的前兩個季度,三星手機的銷量也是全球第一。 02 三星仍在賺中國的錢 盡管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僅占不到1%,三星卻憑借其在全球存儲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仍在賺中國的錢。 三星的财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三星從中國市場收獲了高達32.3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币約1700億元)的收入,而2023年上半年三星在中國的收入大約17.8萬億韓元(約合940億元人民币),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了近一倍。 三星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逆勢上漲,關鍵在于其作爲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供應商,占據了全球約四成的市場份額。鑒于中國在手機、個人電腦、服務器等多個行業對存儲芯片的巨大需求,且韓國三星憑借地理優勢及在中國西安設立的最大海外存儲芯片工廠,成功把握住了這一市場機遇,實現了存儲芯片銷售的強勁增長。 此外,上半年全球存儲芯片價格的大幅上漲,尤其是超過四成的漲幅,也爲三星等存儲芯片制造商的業績增添了強勁動力,直接提升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的全球加速發展,HBM(高帶寬存儲器)等高端存儲芯片的需求急劇攀升。由于HBM芯片生産技術高度集中,全球範圍内僅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企業能夠供應,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應的緊張态勢。尤其是面對可能的美方限制措施,中國企業紛紛加大從韓國進口HBM芯片的力度,不僅推動了HBM芯片價格的飙升,也極大地促進了韓國存儲芯片對中國的出口。 不過,三星也并非“高枕無憂”。 當下對高性能計算能力的需求急劇攀升,韓國另一家本土企業SK海力士迅速響應市場需求,其收益率從2022年的15.3%迅猛增長至2023年上半年的32.7%,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SK海力士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也從去年上半年的200億元人民币猛漲至今年上半年450多億元人民币。 反觀三星,盡管其在多個科技領域仍占據重要地位,但在這一輪AI驅動的高效能運算浪潮中,其營益率卻出現了下滑,從2022年的24.2%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6.2%。 責任編輯:李欣桐 |
下一篇:陽光保險業績回暖背後的隐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