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正當時,齊魯好“豐”景。10月20日,由山東省委統戰部(省僑辦)主辦的“2024海外華文媒體山東行”活動圓滿結束。爲期一周的活動期間,來自9個國家的11家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及骨幹記者走進棗莊、濟甯、臨沂等地,在沉浸式體驗中見證山東文化“兩創”新成果;在行走美麗鄉村間感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的新突破;在深入重點産業園區和項目現場中考察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一路走來,筆耕不辍,海外華文媒體人用真實的鏡頭、敏銳的視角,講述山東故事,傳播山東聲音,向世界展示活力山東的獨特魅力,向海外傳播齊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聚焦曆史人文 見證古今交融共生
古色古香的建築依水成街,挂着紅燈籠的搖橹船緩緩前行,水街水巷傳來音樂酒吧的歌聲、笑聲……“一河漁火,歌聲十裏,夜不罷市,台兒莊古城夜景太美了!”加拿大《天時周刊》副主編周天浩感慨道。此次夜訪棗莊台兒莊古城,給許多海外華文媒體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京杭大運河爲山東帶來了獨特的曆史文化風貌,也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台兒莊古城就位于大運河的中心點,被譽爲“運河文化的活化石”。爲了讓運河文化活起來、站起來、生動起來,近年來,台兒莊古城持續打造輝煌夜景,陸續推出西門投影秀、市樓燈光秀、船型街燈光秀等,爲人們提供可沉浸、可觸摸、可體驗、可消費的文旅新體驗。“作爲海外華文媒體人,我們要向海外讀者展現台兒莊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歐洲新僑網副總編郭紀鵬說。
山東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和儒家思想發源地,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與文化名人,也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曆史變遷。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魯南地區的博物館、紀念館、古城古村,切身感受沉澱千古的曆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微子文化苑,探索3000多年前博大精深的微子文化,體驗望湖塔内“科技+文旅”休閑項目;在微山縣博物館,了解微山湖和大運河的悠久曆史文化,借助多媒體技術體驗大運河自然風光和現代風貌的時空穿越;在滕州,參觀滕州市博物館、墨子紀念館、魯班紀念館,感受古滕大地的厚重文明,學習傳承“墨子魯班,善國雙聖”的智慧文化;在臨沭柳編博物館,深入了解這一具有1400餘年曆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探尋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創新演變……
“此次來山東采訪,實現了我的一個夙願,那就是到鐵道遊擊隊的故鄉實地感受那段英勇不屈的抗戰曆史,踏尋紅色足迹,向英雄緻敬。”韓國新華報社社長曹明權說,山東是一片讓人肅然起敬的紅色聖地,他随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陸續參觀了鐵道遊擊隊紀念園和紀念館、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等紅色場館,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強大感染力和感召力,他表示,将通過各種媒體平台将這段傳奇曆史和英勇的民族精神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銘記曆史,珍愛和平。
聚焦鄉村振興 感受富民産業活力
金秋的山東鄉村,田野“豐”景如畫,産業興旺發達,到處是幸福收獲的場景。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位于棗莊市峄城區的冠世榴園,漫步碩果累累的萬畝石榴園,考察當地石榴産業的創新發展,探尋産業之筆如何繪就出多彩振興的鄉村畫卷。
“小石榴培育大産業,這是老百姓的緻富果,也是我們探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的實踐之路。”在王老吉大健康産業園,吉美大健康産業(山東)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介紹了多種高端石榴飲品、藥品、化妝品、養生保健品等。目前,該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不僅帶動了當地種植戶增收緻富,還将産品出口至荷蘭、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在山東,有着很多像棗莊石榴一樣聞名遐迩的“土特産”。近年來,山東發揮農村自然資源、傳統村落、特色産業等優勢,深挖“土”資源,拓展産業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示範區,走出了一條産業強、農民富、鄉村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濟甯,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微山湖現代漁業産業園,點贊該産業園憑借微山湖特有的資源禀賦和發展優勢,打造智能化漁業養殖新模式,輻射帶動12000人增收緻富。
在臨沂,采訪團一行走進“中國花生之鄉”莒南,深入報道當地龍頭企業金勝糧油集團通過品種更新培優、産品創新突破、産業集群發展等務實舉措,實現賦能現代農業、助力農民緻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走進臨沭縣馬莊“好日子”鄉村振興示範區,感受充滿現代科技範的數字幸福小院,考察當地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柳編産業優勢拓展共同富裕的路徑。
一路走一路看,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被眼前一幅幅産業興旺、鄉村繁榮的景象深深吸引。“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示範區不僅承載着厚重的曆史記憶,還煥發着現代新風采。”意大利僑網副總編李僑紅表示,要将美麗的山東風貌、精彩的鄉村振興故事傳播到海外,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立體、多彩的大美山東。
聚焦創新突破 觸摸高質量發展動脈
“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臨沂不愧是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10月18日,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屆臨沂商城國際采購商大會好多寶分會場,面對眼前琳琅滿目、物美價廉的商品,紛紛贊歎不已。大家還體驗了一把“買全球、賣全球”的數字商貿新模式,真切感受到了“聚臨沂商城 趕中國大集”的獨特魅力。除了向海外宣傳推介臨沂,許多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還希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臨沂對外經貿合作。韓國新華報社社長曹明權現場表示,将會帶着韓國經貿領域的朋友再來臨沂,尋商機、覓合作。
臨沂市打造現代多元“萬億級”中國物流之都的創新實踐,已成爲山東以高水平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典範。放眼齊魯大地,一幕幕産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場景、一項項持續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的創新突破,正不斷孕育着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
在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深入采訪濟甯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動微山湖文旅融合,賦能資源型城市轉型取得的顯著成效;在胖虎循環經濟産業基地,大家近距離了解二手奢侈品貨物流通爲核心的可持續時尚流通平台,報道棗莊積極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國際閑置品循環鏈集聚區的創新做法;在中興文化博物館,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開啓了一場關于百年煤礦變革與現代化轉型發展的考察之旅,深切感受棗莊煤礦百年滄桑巨變。
“我是第一次來山東,在這裏,既能體驗到曆史文化的厚重底蘊,還能領略到現代社會的繁華與活力。隻有真正踏上這片熱土,才能領會活力山東的獨特魅力。”歐洲時報記者劉凱欣表示,山東發展機遇前所未有,發展優勢疊加升級,發展前景無比廣闊,海外華文媒體要做好山東的海外宣傳員,把山東的新變化、新成就、新機遇展示給全球華僑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
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一段段精彩的視頻、一篇篇生動的報道,爲海内外讀者描繪出一幅美麗、開放、包容的山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截至活動結束,11家海外華文媒體共刊發中外文相關報道110餘篇(張、條),向世界充分展示了齊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萬千氣象,赢得廣泛關注和好評。(記者:戰翠萍 李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