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盟在上海舉辦了十周年暨品牌升級發布會。大會現場,微盟CEO孫濤勇既回顧了微盟創業十年的曆程和成果,又暢想了中國SaaS産業前景以及微盟的美好未來。

孫濤勇再次展現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演講風格,比如“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鬧鍾而是夢想”,又或者是“三十歲之前不去敲一次鍾都覺得人生不完整”之類的豪言壯語,雞湯含量極高。

灌“雞湯”之餘,孫濤勇不忘“攤餅”。對于未來,孫濤勇表示,微盟将以“通過數字科技驅動商業革新,讓商業變得更智慧”爲使命,緻力于“成爲企業數字化升級的最佳夥伴”。

這番話說得十分漂亮,但卻遭到資本市場無情的打擊,微盟港股股價當天跌了5%。顯然,資本市場想要看到更實在的結果,但發展至今,雖然有騰訊加持,微盟依然處于大幅虧損的狀态。孫濤勇爲夢想而窒息,但微盟卻似乎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01

營收用戶遭遇瓶頸

數據顯示,2022年微盟經調整總收入18.39億元(人民币),經調整毛利11.2億元,報告期内公司經調整淨虧損15.48億元,在剔除投資并購帶來的資産減值等因素後,微盟的持續性經營虧損約9.8億元。

今年上半年,微盟實現營收12.10億元,同比增長34.5%,報告期經營虧損4.47億元,淨虧損4.69億元。

業績還未扭虧,但微盟的用戶增長卻似乎已經提前了見頂了。自2020年營收和付費商戶數量雙雙見頂後,微盟SaaS訂閱用戶數量明顯下滑。

微盟的主營業務分爲兩塊,一是訂閱解決方案,二是商家解決方案。所謂訂閱解決方案指的是,微盟給電商、零售、餐飲等行業提供軟件服務,幫助商家以數字化方式開展業務和進行用戶運營,比如爲商戶搭建一個小程序或網頁賣貨等等。

商家解決方案則主要是給已經選擇訂閱解決方案的客戶和其他潛在客戶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比如廣告投放引流等。

從2023年上半年的營收結構來看,訂閱解決方案貢獻營收7.05億元,營收占比58.3%,商家解決方案營收5.04億元,占比爲41.7%。

上半年,訂閱解決方案新增付費商戶數量爲13337家,去年同期爲13,205 家,同比有所增長。但整體用戶卻同比減少了3524家,用戶流失率從去年6月底的12.1%增長到今年上半年末的12.9%。

面對市場見頂的形勢,微盟向存量客戶做起文章,推出了“千方百計”計劃,希望通過生态産品聯動,推動大客客單價上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微盟每用戶平均收入從5608元提升到7047元,這也是導緻其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但微盟的服務質量似乎并未能相應的提升。

02

企業“生态”惡化

微盟的主營業務是SaaS,但其營銷模式卻依賴大量的代理商去推廣驅動。據悉,微盟的銷售模式分爲直銷和代理兩種,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微盟會招聘自己的直銷團隊,但在直銷覆蓋不到的地區,微盟選擇招聘大量的代理商。

2014年,微盟召開首屆全球代理商大會就已有超800家代理商,覆蓋全球二十多個國家。這些代理商提供的代理費用成爲微盟重要的收入來源。

但有些代理商在交完代理費,囤了産品,招兵買馬,租了辦公場地,開始運營後才發現軟件根本賣不動。

今年4月份,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代理商投訴稱,其于2019年底,代理了微盟商城系統服務,繳納了5000保證金和囤了50000元的軟件貨款,代理前微盟承諾會給線索資源,專人對接服務,内部培訓支持等,代理後卻沒有任何的資源支持,也從來沒有渠道專人來對接服務,欺騙行爲,三年期間軟件一套沒有賣出去……

同樣在去年9月份,還有代理商投訴稱,其于2022年2給上海微盟共計打款35000元,代理微盟在慶陽的部分産品業務,結果微盟隻有前期業務人員對接,進行線上培訓等事宜,後面就很少有人聯系,導緻其幾乎沒有銷售收入,虧損近七萬餘元。

這些代理商原本沖着上市公司的背景而去,卻成了被收割的對象。在網絡社交平台上,代理商叫苦連天,甚至有代理商開始發起維權行動。

從網絡投訴情況來看,不僅代理商被“收割”,還有不少商戶同樣“踩坑”。今年8月18日,有用戶投訴稱,其在微信服務市場購買了微盟的試用版小程序,标注的很清楚7天無理由退款,在購買的第2天發現其無法滿足功能需求,所以申請了退款,但微盟以責任在微信爲由拒絕退款。

8月23日,還有用戶投訴稱,其于今年7月購買了微盟的朋友圈廣告推廣服務,微盟承諾若不想投了,可以馬上退款的,其後與微盟簽訂合同并支付1萬元作爲朋友圈廣告推廣費。但投放完一個周期後,效果很差,而且根本做不到當初所答應的要求,因此要求微盟銷售退款,但微盟銷售拒不退款。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近兩年微盟的客戶流失率走高。實際上,微盟不僅與代理商和客戶的關系緊張。在脈脈等平台上,微盟存在大量内部員工管理方面的诟病,其中多爲變相随意裁員,異常加班,裙帶關系,惡意拖欠工資等。2020年2月,微盟遭員工惡意報複,數據庫大量被删,引發軒然大波。删庫危機導緻大量商戶受影響,随後微盟遭到一系列賠償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