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24日天弘基金“換帥”後,近期公募圈再發生重大人事調整。9月21日晚間,華夏基金發布一則人事變動公告稱,原董事長楊明輝因工作需要離任,該職位将由大股東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接任。
楊明輝是一位中信系統的“資深元老”,在中信系統從業已超過30年,自2013年11月開始出任華夏基金董事長,任期持續了将近10年。
楊明輝執掌的十年,是華夏基金狂飙突進的十年,但也是較爲動蕩的十年。期間,華夏基金資産管理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也出現了明星基金經理流失、合規風險事件頻繁發生等情況,尤其是2014年發生的“老鼠倉”事件,震驚市場。
01
華夏基金“狂飙”與“動蕩”的十年
華夏基金的總規模在2016年時首次突破萬億大關,2017年受固收類産品縮水等影響,一度滑至8696.1億元。但2019年,華夏基金重回萬億規模之上,達到了1.03萬億元。2020年——2022年,華夏基金規模實現“三連跳”,從1.46萬億元增長至1.66萬億元,之後躍升至1.72萬億元。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華夏基金總規模突破了1.8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1.2萬億元,行業第三名;被動權益基金數量總規模約2701億元,規模在全市場排名第一。
然而華夏基金“廠子”越辦越大時,卻擋不住基金經理們出走的步伐。曾憑借華夏大盤精選創造中國公募基金史上首支“10倍基”的“公募一哥”王亞偉于2012年出走,幾乎與此同時華夏基金創始人,素有“基金業教父”之稱的範勇宏也離開了華夏基金創立了千合資本。
範勇宏離職後,由滕天鳴接任;然而 2014年,接任總經理兩年後,滕天鳴離職,這一年華夏基金權益投資擔當胡建平也挂冠而去,創立了私募基金拾貝投資。
2015年,曾在證監會系統工作的湯曉東出任華夏基金總經理,2018年,湯曉東又因“個人原因”離職,總經理一職由2001年便加入華夏的李一梅接任。
實際上在王亞偉之前,華夏基金已有江晖、石波、張益馳、孫建冬等明星基金經理選擇了“公奔私”。早些年,因爲明星基金經理的離開,華夏基金還被行業内調侃爲基金界的“黃埔軍校”,爲行業輸送人才。
而随着第一批骨幹力量的離開,曾以主動權益投資見長的華夏基金,權益投資類産品一蹶不振。過去十年,華夏基金既沒有培養出業界頂尖的股票型基金經理,也沒有能力壓同行的業績。
02
大幅溢價打新合規性存疑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華夏基金在管基金産品共673隻。其中,近六個月共有477隻基金累計收益率爲負,占比超7成;近六個月累計虧損20%以上的共有13隻,其中華夏中證光伏産業C以24.49%的跌幅居前。
近一年來,累計虧損40%以上的基金有2隻,分别爲華夏新起點C(-41.01%)、華夏新起點A(-40.78%),基金經理均爲李铧汶;虧損30%以上的共11隻,虧損20%以上的共60隻。
據天天基金網,華夏基金的旗下基金在2020年、2021年分别爲基民賺取了980.56億元、174.53億元。然而在2022年,華夏基金旗下基金累計虧損1189.77億元,幾乎把前兩年賺的收益全還回去了。
巨額虧損背後,既有市場低迷的客觀原因,但也和自身的投資策略相關。以申購新股爲例,近年來華夏基金的打新策略較爲激進,導緻頻繁“踩雷”。
據新華财經統計,華夏基金獲配新股數167隻,破發新股數達28隻,發生浮虧約6.35億元,位居公募基金打新浮虧榜首。
今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獲配新股數共111隻,獲配金額19.68億元。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全市場有36隻新股在上市首日破發,占比超20%,其中華夏基金獲配的新股有26隻破發。
分析發現,華夏基金對近兩年破發新股詢價階段,普遍報出偏高申報價。華夏基金對科源制藥、智翔金泰-U、慧智微-U、鑫宏業的初步申報價均超過發行價的25%;2021年對拓新藥業(301089.SZ)的申報折溢價比率高達2.29,被剔除有效價格區間;對安路科技(688107.SH)、星環科技-U(688031.SH)的申報折溢價比率分别爲2.18、2.09。
2022年,華夏基金對格靈深瞳、普源精電、經緯恒潤的初步申報價均超過發行價的50%。在對翺捷科技申報中,華夏基金報出233.25元/股,比164.54的發行價溢價幅度達到了1.42倍。首發股解禁日,翺捷科技股價跌至65.14元/股,較發行價下跌超六成,華夏基金流通日浮虧總額約爲1.06億元。
作爲頭部公募機構,華夏基金在可能造成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采取如此激進的打新策略,合理合規性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基金曾是公募圈裏有名的“鼠窩”之一,近10年來涉“老鼠倉”的機構中,華夏基金涉案人數最多。
今年7月,天弘基金郭樹強離任後,據财新網報道,郭樹強已于7月中旬被有關部門帶走,之後便處于失聯狀态,案由則與2014年華夏基金曝出的老鼠倉案有關。
郭樹強在1998年華夏基金剛創建時便已加入,曆任交易員、交易主管、研究總監、機構投資總監、基金評估小組組長、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及公司管委會委員、公司總經理助理等,直到2011年5月才離開華夏基金,出任天弘基金總經理。
郭樹強離開前的幾年正是華夏基金的高光時刻,2008年-2012年華夏基金連續6年規模穩居行業第一,而這段時間也是華夏基金“老鼠倉”窩案發生的階段。
2014年,華夏基金再任及離任的基金經理、研究員、交易員在内共有7人被帶走調查,引發行業震動。彼時,市場傳言還涉及原公募一哥王亞偉以及郭樹強等,而王亞偉此時已經轉投私募,郭樹強涉案賬戶是其妻子的賬戶,得知被查後,兩人迅速離婚。郭樹強此後通過系列運作,未受到處罰。
在“2014年華夏基金老鼠倉案”後幾年,華夏基金依然時不時被查出“老鼠倉”。2018年,重慶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華夏基金的2名投資經理田冬宇和劉光譜在2007年-2014年在該基金任職期間進行股票交易,累計趨同交易金額人民币2.05億元,趨同交易獲利362萬元。法院一審判決,對兩人分别判處有期徒刑2-3年不等,并施以緩刑。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十七批指導性案例中曝光一例華夏基金債券交易員“老鼠倉”案。法院經審理查明,王鵬自2008年11月擔任華夏債券交易員兩年多時間裏,一直偷看公司股票交易指令。其父母通過操作他人證券賬戶,與華夏基金公司指令高度趨同,非法獲利1773萬餘元。王鵬及其父母王慧強、宋玲祥因爲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已分别被判刑六年六個月、三年六個月和四年。
URL:https://mp.weixin.qq.com/s/50xbwTdsplUMXL0Jd58_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