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绘梦港澳 情系公益——讲述澳门霍英东基金会23载发展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21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

 

画作《宏图绘就铺春色 瑞景连通入画屏》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供图

红刊杂志社据中国新闻发布杂志电(孙业腾)这是一幅港澳交融、中西合璧的恢弘画作。5米长卷,31位港澳艺术家,历时数月倾心创作。

画中的香港,高楼大厦拔地起,现代气息扑面来。高耸入云的国际金融中心,古典庄重的中银大厦,形如“展翅飞鸟”的会展中心……一座座建筑仿佛诉说着香港的厚重历史与繁荣时代,将这座古老城市的风云变幻、文化交融尽展于世人面前。

画中的澳门,似古典的梦境,又好似繁华的诗篇。数百年香火未断的妈祖庙,守望相助的东望洋灯塔,历史悠久的大三巴牌坊,象征着祖国繁荣、三岛同心的盛世“金莲”……当传统与现代在此融合碰撞,画者仅用寥寥笔墨,便勾勒出独具特色的澳门风光。

这幅名为《宏图绘就铺春色 瑞景连通入画屏》的画作,是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而制作的特别献礼。提起创作初衷,基金会总干事史濠感慨万千:“我们希望借此次宝贵机会,用画笔加深港澳同胞对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识,讲述澳门故事,增进家国情怀。”

据史濠介绍,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创立于2002年,其创建初衷是推动澳门与香港经济发展。基金会始终秉持着霍英东先生的爱国传统和慈善精神,以不牟利为宗旨,致力于促进和发展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内地的教育、医疗、体育及文化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深刻内涵。

用教育托举强国梦想

作为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企业家,霍英东深知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兴建大批教育设施,倾力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在成立之初,亦将教育作为首要业务板块,致力于资助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地处广东省梅州市的五华县安流镇希望小学,是岭南地区一所位置偏远的乡村学校。曾经,这里因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2024年1月,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向梅州市五华县10所农村学校捐赠图书。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供图

2024年1月,基金会向梅州市五华县10所农村学校捐赠了3.5万册图书和30组图书架,用以建设“爱心图书室”。感谢致辞中,希望小学校长温意昌几度哽咽:“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他表示,这些书籍将作为传播爱心的媒介,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

纵观澳门霍英东基金会的主要工作,不仅彰显着对于寒门学子的微光善念,也始终紧扣时代脉搏、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

2017年,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曾向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研究智库发展基金捐资1000万元,帮助设立“霍英东港澳研究基金”,进一步夯实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做好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签约仪式当天,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主席霍震寰表示:“国家正处在稳步推动经济发展、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亦同时推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是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一个关键枢纽,应主动融入相关战略计划并发挥积极作用,霍英东基金会将与澳门民众一道,为澳门的繁荣稳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多年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也在持续资助内地和澳门的高等院校,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资助、奖学金。这些资助不仅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更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成长的宝贵机会。

用医疗守护生命之光

“海联卫生室建得好,管得也好,屋子敞亮、离家近,平时抓药输液都方便,特别是有时半夜病发,医生也能随叫随到。现在看病方便多了,这是海联会做的大好事!”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海联卫生室内,一位患肺气肿正在输液的老大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安康工程——千村海联新农村卫生室计划”是一项由中央统战部倡议发起,包括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在内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踊跃参与,各省市海联会配合实施的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的民生工程。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深知医疗条件落后对于农民健康的严重影响。自成立以来,基金会便将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作为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在“千村海联新农村卫生室计划”推动和落实的过程中,澳门霍英东基金会积极与中华海外联谊会等机构开展合作,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于2017年之前分批建设了1955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如今,在位于甘肃、四川等地的老少边穷地区,昔日简陋的茅草屋,已俨然化身成为现代化农村医疗诊所。一座座新农村卫生室以崭新的面貌亮相,细微之处彰显着人文关怀,标准化设计、人性化设施、齐全化设备尽显体贴之情。白衣天使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户户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帮助一个个为疾病困扰的农村百姓……

据史濠介绍,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不仅深切关注并致力于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还积极投身于医疗科研领域,特别是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前沿课题的研究与探索。

2024年6月29日,基金会主席霍震寰、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共同开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澳门霍英东基金会PTSD项目”,并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中国创伤患者PTSD研究》。霍文逊表示,基金会从公益角度参与这个项目,旨在联手以北京大学为首的科研团队,深入了解PTSD的病因、发展机制及有效干预和治疗方法,共同探讨解决这个极具挑战的全球性课题,为改善创伤患者生存质量、提升诊疗水平尽微薄之力。霍震寰感言道:“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一直秉承霍英东先生的崇高精神和遗愿,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愿通过这个项目研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没有创伤的世界!”

 

2002年6月28日在澳门举行的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成立酒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基金会主席霍英东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和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创办人何鸿燊交谈。中新社传真 李刚/摄

此外,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在资助医疗设施建设,提升澳门及周边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也贡献良多。霍英东及其家族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用文体凝聚爱国情怀

霍英东一生热爱体育事业,在国家“民间体育外交”中,他作为香港体育界领军人物,在争取和恢复新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话语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时至今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依然秉承霍老的体育精神,努力促进国家和港澳繁荣稳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东北隅,一座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体育公园已经落成。其中宽敞明亮的“体育街”令人眼前一亮,全天候开放的室内运动场所满足校内外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清洁卫生的恒温游泳馆也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体育设施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更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据悉,这座霍英东体育中心的建成,得益于澳门霍英东基金会的慷慨捐赠。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于2002年6月28日在澳门成立。图为香港知名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在基金会成立酒会上讲话。中新社传真 李刚/摄

霍震寰曾表示,父亲霍英东生前有言:“一个体育,是为了健民强身;一个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这两‘育’,是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的两条‘腿’!”正因如此,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推动澳门和内地的文化和体育建设,曾于2008年支持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设,为体育健儿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此外,霍英东基金会持续资助澳门及内地的体育赛事,如支持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活动和赛事组织等,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霍英东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知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通过资助文化活动、出版文化书籍等方式,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增进澳门居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4年12月11日,一场名为“穗港澳台·华侨华人书画巡回展(澳门)”的活动在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大楼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包括《宏图绘就铺春色 瑞景连通入画屏》在内的60幅作品,内容丰富、色彩绚丽、风格各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方斌特别为展览撰联——“九九回归情牵慈母海内于斯共筑梦,百年离合心系澳门同胞此日庆升平”,表达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谈及筹办此次书画巡展的初衷,霍震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巡展进一步深化穗港澳的文化合作,拉近全球华侨华人之间的距离,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弘扬爱国爱港爱澳精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建粤港台侨文化沟通桥梁……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心相通。

用慈善传递爱心温度

霍英东是香港商界举足轻重的领袖,也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早在抗美援朝时期,霍英东就以极大的勇气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为国家筹措大批钢铁、轮胎、汽油、药品等战备物资,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患难之交”。

 

2018年,澳门霍英东基金会负责人考察了位于保定阜平县的海联卫生室。图为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霍启刚,奥运金牌运动员郭晶晶询问卫生室运行情况。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供图

如今,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仍然秉持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论是应对自然灾害,还是帮助灾后重建,基金会始终站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

自2002年创建以来,基金会多次向四川、青海地震灾区捐款捐物,2023年8月捐款2000万港元,支援京津冀地区防汛赈灾工作;2023年12月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甘肃、青海地震灾区的救灾与重建工作。许多获得救助的灾区人民表示,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就像一艘“生命之舟”,托载着他们渡过难关。

回顾澳门霍英东基金会23载发展历程,霍震寰感慨万千:“基金会取得今日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一刻也不敢忘记基金会创办人霍英东先生的遗训——发扬爱国爱港爱澳的精神,始终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展望未来,霍震寰表示,基金会将继续配合澳门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战略,在高等教育、创新科技以及文化体育事业方面加大投入。“同时,我们将致力于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澳门更加紧密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繁荣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原文编辑:中国新闻发布杂志记者/赵慧颖

编审:刘鑫闻 王正义

责任编辑:孙业腾 赵道远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腾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共工新闻 | 对外服务: |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共工新闻 电子邮件: zhidaoribao#gmail.com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