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乙巳年新春团拜酒会成功举办 会长吴在权致辞

发布时间:2025-02-16 来源:红刊

WechatIMG53162.jpg

红刊杂志社编辑部电(孙业腾)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乙巳年新春团拜酒会于2月10日下午举行,会长吴在权致辞表示,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底层基础,承载着各行业的空间需求和发展载体,是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城市更新的重要力量,他吁特区政府创设更多有利条件恢复市民及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出六点建议。

一、加强关注金融领域银行不良资产坏账率不断上升,盘活内需消费是关键之一。宜制订出台利民便民且具针对性的实事求是政策措施。如一站式为民服务措施,才能增强投资者及市民信心,活化各类投资,助力中小微企激发市场活力,拉动外来及内需消费。

二、考虑人资及人才引入政策。开放 “本澳高等院校非本地大学生留澳政策”,吸纳多元产业所需的各类投资者及优秀青年人才,除可补充所需更多人资,有助促进内需消费,缓解人口老化,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三、推动 “1+4” 产业与房地产业的深度融合。“1+4” 产业多元发展战略是澳门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而房地产业作为底层支撑,应当与这些产业紧密结合。例如中医药大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或厂房,先进的研发室及设备,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的 GMP 认证单间等。并且需了解到现时澳门的厂房条件已难符合当今发展现代工业的要求,更难如习主席所希望的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四、建立高新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才能达到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中小企业是澳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建立高新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空间、技术支持、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孵化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为房地产业带来更多的租赁和投资机会。

五、打造地标性综合体,提升城市形象。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更应如习主席所言 “打造一批标志性、有带动效应的工程和项目”,故此,建议政府牵头开发 “地标性综合体”,并鼓励和推动金融银行界支持房地产业参与。更可公开邀请国际知名顶尖大师设计,结合会展、影视、体育等产业的需求,打造多功能、多业态的综合体,成为澳门的新地标,还能为就业及各行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

六、推动都市更新可提升特区城市形象外,更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议推出土地拍卖兴建都市更新置换房。数据显示,本澳四五十年及以上的旧楼数量不断攀升,既影响城市美观,也对居住环境的安全及舒适性构成影响甚至隐患。为此,建议按既有城市规划进一步科学优化,推出土地公开拍卖,配合兴建置换房以供需重建发展的旧区居民置换选购。透过都市更新也能为房地产业及金融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出席酒会的嘉宾还有: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名誉会长高开贤(澳区全国人大常委、立法会主席)、刘艺良(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行政会委员)、施家伦(澳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议员)、何敬麟(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兆佳(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行政会委员、立法议员、澳门银行公会主席)、陈明金(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宋碧琪(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行政会委员、立法议员)、莫志伟(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运输工务司司长代表 — 房屋局局长任利凌,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杨全州,澳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议员兼澳门律师公会主席黄显辉大律师,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行政会委员兼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澳区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雅煌,土地工务局局长黎永亮,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副局长陈子慧,以及众多澳区全国政协委员、立法议员、政府官员、业界代表等。

编审:刘鑫闻 王正义

责任编辑:孙业腾 赵道远

图片来源:澳展资讯公众号

文章来源:综合澳展资讯、大公文汇报、红刊杂志社内容报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腾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共工新闻 | 对外服务: |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共工新闻 电子邮件: zhidaoribao#gmail.com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