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丨湖南耒阳市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以新工艺书写绿色创新答卷
为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积极响应中交集团“科技月”活动倡议,落实中交一航局“科技月”相关部署,精心组织开展“科技月”系列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术实践案例。
在“双碳”战略与建筑节能标准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湖南耒阳市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紧跟科技创新潮流,大胆尝试“四新技术”应用,改变传统外墙保温做法,将气凝胶复合保温工艺应用于项目7号服务中心,以新工艺破解传统保温痛点,为建筑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加固保温板)
破题:瞄准传统保温材料“四大痛点”
长期以来,建筑外墙保温施工领域受困于传统材料短板:聚苯板防火等级不足、岩棉板厚度大且粉尘污染严重、施工周期长导致成本高、高层建筑抗风荷载能力弱。耒阳市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7号服务中心原外墙采用传统岩棉板工艺,保温层厚度需80毫米,新工艺气凝胶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低至8毫米就能满足要求。此外,该工艺与传统保温工艺相比还具有施工周期短、建筑垃圾减少、不易开裂脱落、综合成本低等特点。
攻关:构建 “多元协同” 技术体系

(气凝胶保温系统工艺)
气凝胶保温系统保温层做法为“QNJ陶瓷凝胶绝热中涂+A级防火保温板+液态纳米保温腻子”三层复合构造,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陶瓷凝胶中涂,形成纳米孔隙网络,导热阻达0.501平方米·开尔文每瓦,与陶瓷纤维保温板、纳米腻子形成“刚性支撑+柔性抗裂”协同体系;另一方面,创新配套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涂刷+满粘锚固”模式,粘结面积≥90%,搭配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的尼龙锚栓,大大提升抗风荷载能力,彻底解决高层建筑保温层脱落风险。
增效:“小革新” 带来大改变
2毫米防火保温板采用满粘工艺,无需长时间等待粘结剂固化,施工周期较传统EPS板更短;为控制开裂,在液态纳米保温腻子施工中嵌入耐碱网格布,第二遍腻子与第一遍呈90°交叉批刮,形成“柔性抗裂层”;采用成品预制保温板,现场裁切废料率降低至3%,减少了废料产生。
赋能: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丰收
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安全、节能、经济、环保”多重价值。安全方面,全系统燃烧性能达A级(不燃材料),对比B1级(难燃材料)聚苯板材料降低建筑火灾风险90%;节能方面,由于材料自身特点导热系数低、热阻大,保温效果较为突出,能较好的实现“冬暖夏凉”;经济方面,保温系统具有厚度薄、后期问题少、维修成本低等特点,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加经济;环保方面,气凝胶产生废料较少,主要为少量落灰,契合“双碳”目标。(图文/曾幸 黄玉辉)
作者:曾幸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