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弛:在现实与幻想间寻找自己的路
见到张弛时,他正坐在一家普通茶馆的角落里,穿着简单的T恤衫,看上去和这座城市里的任何一个普通青年没什么两样。
这位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作家,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当被问及创作历程时,张弛笑了笑,“就是喜欢写东西,一直在写。”
这个笔名带着几分自嘲……
“杯具”是“悲剧”的谐音,而“张三”则是最普通不过的常见名。
这种平凡感,恰恰成了他创作的起点。
2014年,张弛以杯具张三为笔名,开始了他的网络文学创作之路,《蛊圣》是他的早期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蛊虫寄体的奴隶少年,在绝境中挣扎求存、逐步成长的故事。

这部作品遵循了当时网络文学中流行的玄幻叙事模式,展现了他对类型小说写作规范的掌握。
同期创作的《梦归处》则转向青春情感题材,以“在错的时间爱上对的人”为主题,探讨青春期的情感困惑。
“那时候就是在摸索。”谈及早期创作,张弛语气平静。
“网络文学有其固有的规则和读者的期待,我需要先理解这些。”在他看来,类型小说的创作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与读者建立联系的途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弛的创作方向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2025年问世的新作《若有浮生》展现了他创作轨迹的明显转变,这部作品不再追求戏剧性的情节,而是记录了一个写作者在书桌与街道间的日常徘徊,思考着写作、时间与存在的意义。
“写作久了,自然会想探索一些更贴近内心的东西。”张弛这样解释自己的转变。
从早期的类型化写作到如今的个性化表达,这条创作路径体现了一位网络作家的成长与探索。
在他的作品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是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
无论是玄幻世界中的挣扎,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思考,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平凡个体,在各自的境遇中寻找着自己的道路。
这种对普通人的持续关注,或许与他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
“我是信阳人,在中原地区长大。”张弛说,“这里的人们朴实、坚韧,他们的生活故事或许不够戏剧性,但却有着独特的质感。”在他看来,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被书写,哪怕是最平凡的日常。
对于网络文学这个领域,张弛有着自己的理解。
“网络文学正在变得更加多元。”
“早期的网络文学更注重娱乐性和代入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在保持可读性的同时,探索更多的表达可能性。”
谈及未来的创作计划,张弛显得很务实。
“我不会给自己设定太远大的目标,就是继续写下去。”。
“在网络文学这片土壤上,既有商业的考量,也有艺术的追求,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张弛的创作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从遵循类型规范到探索个人风格,从追求情节张力到注重内心表达,这条路径不仅是一位作家的个人成长史,也是网络文学这片土壤日益丰富的见证。
“写作这条路很长,我只是刚刚起步。”临别时,张弛这样说道。在这个普通茶馆的角落里,这位网络作家将继续他的创作之旅,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表达。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