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四川达州这个项目高效破解模板工程多重痛点
为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积极响应中交集团“科技月”活动倡议,落实中交一航局“科技月”相关部署,精心组织开展“科技月”系列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术实践案例。
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四川达州秦巴快递物流中心项目直击模板工程施工痛点,创新采用“方钢管替代传统木方”工艺,以低成本革新实现质量、效率、成本、环保四重提升,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实用范本。

(四川达州秦巴快递物流中心项目效果图)
挑战:传统木方工艺的多重行业难题
四川达州秦巴快递物流中心项目涵盖大型物流仓库等核心业态,模板工程涉及大量混凝土构件施工,次楞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与实用性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传统工艺中,实木方作为次楞核心受力构件,存在诸多难以规避的问题,如:木方材质密度不均、纵向抗弯强度低,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易弯曲变形,导致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铁钉反复插拔会破坏木方纤维结构,通常复用3-5次即报废,材料周转率极低,造成严重浪费;现场需逐段切割、定位、钉固木方,拆卸时需人工拔钉、截断破损段,工序繁琐且易因木方节疤等缺陷导致劈裂,耗时费力;报废木方回收处理难度大,多作为建筑垃圾处置,不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理念。
破局:标准化创新方案的全流程落地
针对传统工艺痛点,项目部技术团队以“提质增效、绿色低碳”为核心目标,经过多轮方案论证与现场试验,形成了方钢管替代木方的完整施工优化方案。

精准选型,筑牢力学基础:依据规范及构件受力特点,选定Q235级40×40×2.5毫米低碳钢方钢管,其抗弯强度≥205兆帕、弹性模量206吉帕,可有效抵御荷载,控制变形量符合规范。
优化工艺,提升施工精度:前置锚固:按次楞排版间距(300-400毫米)在模板面板提前标记锚固点,采用50毫米长铁钉垂直钉入,外露15-20毫米,确保定位精准、锚固牢固。
高效固定:将方钢管按排版图铺设后,通过镀锌铁丝缠绕固定,一端系于铁钉外露段,另一端紧贴钢管侧壁缠绕,每道锚固点对应1处固定,杜绝横向滑移。
循环复用:拆卸时先解铁丝、拔铁钉,再清理钢管表面残渣,分类码放后循环投入使用,复用率达98%。
成效:多重价值维度的显著提升
目前,该方案已在项目A01号物流仓库等关键区域成功应用,覆盖37485平方米建筑面积内的各类混凝土构件施工,成效显著,实现了质量安全双提升、施工效率倍增、成本大幅节约、环保效益凸显等目标。
此次工艺优化以“小投入”换“大效益”,形成“规格标准化、施工精准化、材料循环化”优势,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工程,尤其契合质量高、工期紧的项目需求。未来,四川达州秦巴快递物流中心项目将持续深挖现场创新潜力,推动“科技月”实践成果转化为常态化标准,以科技创新驱动工程高质量发展。(图文/秦旭彬 黄玉辉)
作者:秦旭彬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