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常务主席单位|共工新闻社电子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預製場的獨特秋色

    2025-10-29 来源:共工新闻社 阅读:

    秋日的曹妃甸,海風裏褪去了夏日的黏膩,帶著渤海特有的鹹潤與爽冽。當夕陽如一枚溫潤的柳丁,緩緩浸入遠方的海平面,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曹妃甸專案部的院落,便在那盞早早亮起的門燈下,顯得格外溫暖而堅實。那燈柱上,藍底白字的“中交”標識,在暮色中清晰而醒目,像一位沉默的守護者。

    工作服上還沾著工地的塵灰,但一踏入生活區的門廊,一種歸屬感便悄然包裹上來。晚飯後,東側那排作為職工活動室的板房,總是最富生氣的地方。還未走近,乒乓球清脆的“乒、乓”聲便躍入耳中,與檯球碰撞的悶響、還有一陣陣酣暢的歡笑交織在一起,譜成了一支下班後的歡快交響曲。

    我信步走進檯球室。老師傅老王正全神貫注地俯身在墨綠色的球臺前,姿勢標準得像在測量一個關鍵尺寸。“王叔,可以啊,這架勢,看起來比邁速表還准!”年輕的材料員小楊在一旁抱著球杆笑道。老王穩穩出杆,一擊命中,這才直起身,臉上帶著成就感的紅光,拍了拍小楊的肩:“嘿,這可是咱們‘活動室’的‘重點工程’,也得講究流程和精度嘛!”他這話引得大家都笑了。這笑聲裏,是身為一航人的默契與自豪。

    這間充滿活力的活動室,讓我想起專案部副書記常說的話:“咱們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的人,在戰場上能啃下硬骨頭,在生活中也要有滋有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心情是效率的保障!”這份樸素的理念,就化作了眼前這些實實在在的設施。

    帶著這份感觸,我走向角落那臺面對大窗的跑步機。窗外,是專案部特意規劃的一小片綠地,幾位同事利用休息時間栽種的黃瓜、番茄長勢喜人,為這片工業熱土平添了幾分田園意趣。更遠處,則是我們正在為之奮鬥的浩渺海天。我踏上跑步機,調整好呼吸與節奏,開始了與自己的對話。

    腳步規律地落下,汗水暢快地滲出。視野裏,是動態而安寧的景象:同事龍哥在菜畦邊悠閒地踱步,檢查著他的“秋收成果”;窗外飄來的爭論球技的鄉音,熟悉得如同家人。在這奔跑中,白日的疲憊與緊繃,被一點點碾碎、釋放,化作額頭的汗水和內心的充實。

    跑完步,神清氣爽。走到門口,正遇上龍哥捧著一把新鮮的小番茄過來。“來來,嘗嘗咱‘專案部特供’,綠色無公害!”他熱情地塞給我幾個,臉上是耕耘者的喜悅。我咬下去,滿口清甜,帶著陽光和泥土的芬芳。

    “這自己種的,味道就是足。”我由衷讚歎。

    “是啊!咱們自己搞點‘小農經濟’,說既能豐富餐桌,也能陶冶情操。你看那邊,‘中交藍’映著‘果蔬綠’,咱們一航五公司的工地,是不是也挺有生活氣?”龍哥樂呵呵地說,話語裏滿是作為建設者和生活家的雙重自豪。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專案部主樓上那鮮明的“中交”標誌,在夜色與燈光的映襯下,愈發顯得莊重而溫暖。是啊,正是這份“以人為本”的企業情懷,將我們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一航人緊緊凝聚在一起。那跑步機上有力的腳步聲,那球桌上智慧的碰撞聲,那唇齒間清新的滋味,共同彙聚成我們在曹妃甸秋天裏最堅實的幸福,詮釋著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不僅有打造精品工程的實力,更有營造職工溫馨之家的溫度。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