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常务主席单位|共工新闻社电子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三保险”护航高精“沉桩路”

    2025-10-27 来源:共工新闻社 阅读:

    傍晚5时许,橙黄的斜晖温柔洒在渤海深处,泛着粼粼光波。随着液压锤停响,中交一航局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根钢管桩顺利扎根50米深海。“得益于从始至终都上紧的‘三层保险’,我们才将84根沉钢管桩水平度全部控制在毫米级。”望着眼前的“满分成绩单”,项目经理孙兆龙十分欣慰。

    作为国内水深最深、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不仅是“一航方案”挑战极限深度的首次尝试,更将加快山东省海风产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步伐。70公里的远海,天气多变、突风时起,50多米的水下,暗流涌动、淤泥堆积,冲击着3‰精度要求的防线。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早已预料到这场精度鏖战的不易,从工程初期便“严防死守”。

     

     

    施工未动,设计先行,一台“严丝合缝”的定位架是保持水平度的“利器”。项目技术团队决定从研制定位架入手,根据技术需求改造已投用的定位架,亚洲最高、最稳多功能模块化深水四桩定位架横空出世。定位架高65米,重2390吨。由四层可拆卸桁架结构和顶部‘十字型’平台组成,最底部装有导向筒,平台四个端点设置“U”型‘龙口’,四条腿则可插入辅助桩,能轻松应对60米水深的沉桩需求。“自身的重量配合底部的防沉板,帮助定位架在软泥层上站稳,测量调平后,插入四根辅助桩用筋板牢牢焊接,便可作业中始终保持初始水平度,为沉桩精度卡紧第一道‘保险’”,项目总工张有坤介绍道。

    翻桩起吊同样是水平度作战的关键一步,项目团队掏出了另一件“秘密武器”——内胀式翻桩器。翻桩器形似蜡笔头,尾部有20多块矩形卡板,置入钢管桩顶端后,在液压强力推动下,卡板上点状突起像章鱼触手一般紧紧贴合在桩筒内壁。“这种单点吊桩的方式,能迅速操控钢管桩中心点对准导向筒中心点,入筒后,筒内设置的限位板便能助其保持垂直自沉到位,稳当且不会偏移。”项目副总工刘家文道出第二道“保险”的玄机。

     

     

    自沉完成的钢管桩,只剩顶端一小段浮在水面。定位架平台上,测量队长曹振华“亲手操刀”上最后一道“保险”。只见他熟练地在平台选取4个测量点,一一对应到钢管桩顶端设定的8个点,反复对比微调,进一步约束水平度。液压锤配合着国内最长的水下送桩器,84根钢管桩全部以“横平竖直”的姿态嵌入深海岩层,每根的精度都远超设计要求,成绩喜人。

    三道“保险”环环相扣,毫米级的水平度给随后的四桩导管架沉放作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导管架沉放只需选取钢管桩上两个坐标点对位,引导底部四根插尖入桩即可,不用再费力调平”,首台导管架沉放后0.13‰的测量误差印证了曹振华的自信。

    “我们始终不遗余力研发新技术,恪守高标准,坚持用‘一航精度’书写着对新能源事业最深沉、最炽热的承诺”。孙兆龙话语分外铿锵。海面依旧平静,21个机位的钢管桩正在暗流涌动的海底张开一只只大手,积蓄着年发电17亿千瓦时的“绿色力量”。(王金鑫)

     

    作者:王金鑫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