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胸、一码当先--中交一航局G244线庆阳过境段公路项目多项举措强化安全生产管控
“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中交一航局G244线庆阳过境段公路项目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要位置,严格对标中交集团“十二个到位”安全管理要求,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手段,强化全流程安全管控,持续提升项目本质安全水平。
一、“量身定制”人员卡,让安全知识随身学
为解决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消化不良”问题,推动安全管理常态化,项目创新推出“工种专属胸卡”。胸卡背面印有各工种的岗位职责、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措施,还将关键安全知识提炼成易懂口诀。作业人员可随时查看、反复学习,既强化了岗位安全认知,又切实提升了培训实效与安全管理精度。
二、“方便快捷”临电码,让用电管控更精准
临时用电是工地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稍有疏漏便可能引发事故。项目部对所有工点配电箱统一编号并生成专属二维码,电工巡查时扫码即可完成设备状态记录,还能实时调取临电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交底资料。相比传统纸质记录,二维码不仅存储信息量大、不易丢失,还能精准落实管理责任,实现“人人可查阅、人人可监督”,大幅提升临电管控效率。
三、“公开透明”设备码,让机械管理更智能
为杜绝特种设备“无户口”使用、消除安全隐患,项目部为现场特种设备、大型设备建立“电子身份证”。二维码内涵盖设备基础信息、备案登记、检测报告、维护保养记录及操作人员资质等内容,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扫码即可查看设备“健康档案”。后续项目还将持续完善信息库,新增巡检、故障、维修等记录,逐步实现工地“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
当前,项目以中交集团“十二个到位”为根本遵循,借助二维码“便捷、易操作”的优势,推动安全管理向信息化、数据化转型。下一步,项目将加快“平安工地”建设,全力打造示范项目,朝着“安全管理多样化、数据化、可视化”目标迈进,以管理模式升级保障施工安全、提升管理效能,最终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