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在這戈壁灘上,就得把‘家’建好,把人心聚攏!”“沒錯,環境再艱苦,黨員必須沖在前!”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新疆木壘風電項目黨支部書記段穩盼和副書記張勇站在一張剛剛鋪開的臨建規劃圖前,語氣堅定。窗外,狂風卷起砂石,仿佛在向他們宣示著這片土地的冷酷。
沒有現成的道路,沒有穩定的水電,甚至連基本的通信信號都時有時無。面對幾乎從零開始的基礎保障和極端氣候,項目黨支部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提出“紮根戈壁灘,建小家贏大家”的號召,並立下軍令狀:半個月,必須讓大夥兒住下來、聯上網、喝上水、用上電!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全面打響。
沒有通訊信號,是整個項目推進的第一道“攔路虎”。戈壁灘如同信息的黑洞,手機成了擺設,與外界聯系幾乎中斷。“這事交給我!”張勇主動請纓,帶領突擊隊員紮進茫茫戈壁,與三家運營商反複溝通。“我們是國家重點新能源項目,通信保障至關重要......”他的誠意終於打動了對方。第七天,當移動基站的信號格第一次滿格時,整個項目部響起一片歡呼。
用水是生命線,更是戈壁中最珍貴的資源。項目團隊分成幾個青年突擊隊,騎著摩托車走訪周邊所有牧民家庭。語言不通,他們就比劃,距離遠,他們就自帶幹糧清晨出發。終於,牧民托列吾·哈布力帶項目團隊來到自家的井邊,用生硬的漢語說:“我願意幫助你們。”從此,每周三趟的水車准時往返,形成了一條穿越戈壁的“生命線”。
在黨支部的統籌下,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並組行動,僅用半個月,就在一片荒灘中建起了設施齊全的臨時生活區。每周日下午設為采購日,安排車輛接送員工往返縣城采購;開啟定菜通道,引進新鮮蔬菜;布置籃球場、活動室與學習角。飄揚的黨旗下,常可見年輕人在球場揮灑汗水,戈壁之中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第十五天黃昏,當發電機響起平穩的低鳴,整個項目部突然燈火通明。熱水器裏第一次流出清澈的熱水,網絡信號滿格,食堂飄出久違的飯菜香氣。有人迫不及待地和家人視頻通話,有人痛痛快快洗了個熱水澡,更多的人站在小臨時空地上,望著這片自己親手在戈壁中建起的“家”,久久不願離去。
“真沒想到,在這茫茫戈壁,我們還能有個像樣的‘家’!”剛畢業的技術員小遊感慨地說。夜幕降臨,戈壁灘上星河璀璨。這片小臨的燈火,如同永不熄滅的信念,在大漠深處熠熠生輝。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